我朝思齐十五年九月初十寅时
刚刚太子装疯,因过于卖力而晕倒时,怀忠曾将皇上有意跟鞑靼联姻,让鞑靼公主嫁给太子的事,说予大家知晓。
如今婚没结成,公主还死在京城之中,对于往后的情势,可说雪上加霜。
太子妃不免起身惊呼一声:
“甚么?”
并急着连珠炮似地问:“确定是鞑靼公主吗?”“尸体呢?“凶手找到了吗?”
太子妃急切的反应,引起了太子的注意。
若儿吃醋了吗?鞑靼公主是要来跟自己成亲的,若儿知道了吗?因为知道鞑靼公主要嫁进宫来,所以心中愁苦;此时突然听说鞑靼公主已死,不免有些欣喜,但又极度不安,以致情绪起伏过大,表现有些失常?
“不,若儿不是这样的人。“太子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难道是自己希望若儿吃醋,所以才会如此想?”
“朱煜啊!朱煜!你何时才能心胸开阔,像个真正的男人?”太子不仅否定了自己的推论,还责备了自己一番。
“难道若儿是气恼父皇未先跟她商量?父皇也从未问过自己的意思啊!待有机会,定要跟若儿好好解释解释,父皇年纪大了,经常忘东忘西。”太子心想如此应该就没问题了。
不过,其实皇上早跟太子妃商量过娶鞑靼公主一事,并叮嘱她将来不论二国如何变化,都要善待于她;联姻是为了交好,不是为了交恶时,可以有报复的对象。
皇上当时说了很多,太子妃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说:“后宫是前朝的镜子。有怎样的后宫,就会有怎样的前朝。”
“太子心思单纯,甚么事认准了、认定了,就一股脑地往前冲,不懂转弯,也不懂绕道。”
皇上当时分享了他对太子的看法。
太子妃的心里一阵悸动,太子总是说他跟父皇不亲,二人间并无太多交流,但皇上对太子的了解,其实十分透彻;这若不是花了相当心思,肯定做不到。
“太子不只对事,对人也一样,认准了、认定了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
皇上的分析,太子妃十分认同,频频点头附和。
不过,皇上担心太子这样的个性,将来若是登基,后宫将只会有太子妃一人;前朝也只剩一种人能立足,这样对国家将百害而无一利。
皇上说:“社会上龙蛇杂处,朝廷也一定要龙蛇杂处,否则朝廷就只会与社会脱节,离人民愈来愈远。”
皇上一席话让太子妃有些坐立难安。
皇上怎会说自己的朝廷就是要龙蛇杂处?
不过,细想一下,似乎也有些道理。
一个全身干净无暇、未曾历经任何风霜的玉面书生,要如何跟一位蓬头垢面、受尽冷眼的乞丐说:“人生的选择很多,其实可以不用当乞丐的。”
是不是只有乞丐能跟乞丐说:“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转行,别再当乞丐了?”
“朝廷若都是玉面书生,那要如何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对话?”太子妃确实有些困惑地问自己。
此时,皇上说了:“所以,妳定要答应朕,帮朕把太子的后宫弄得龙蛇杂处,愈乱愈好,但却不能失序,妳做得到吗?”
皇上认真地盯着太子妃说:“鞑靼公主就是个机会。”
皇上当时的话,虽说得难听,但却是好意。后宫确实不能只有一种出身、一种品行、一种德性的女人;太子能适应这样的后宫,才能适应更复杂的前朝,也才能跟所有子民呼吸相同的空气,天堂路也才有机会走得成、走得远。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不也因此才能成其大吗?后宫、前朝不也都是如此?甚么样的事、甚么样的人、甚么样的奇珍异兽都有,不也才是一个繁华盛世应该有的景象吗?
天堂路不能只靠太子一人独自走下去,必须呼群保义;这个“群“恐怕必须如皇上所说的,三教九流都有才行。
当年和太祖皇帝歃血为盟的72族人,不就也是一批死刑犯、兵丁、将官等,甚么样的人都有。
想帮太子走好天堂路,太子妃自己就需先适应三教九流,因此,太子妃接受了皇上的建议,让后宫尽量“热闹”一点,三教九流都有;虽说不确定皇上是否只是要自己接受太子纳妾,所以才如此建议。
不过,无论如何,自己当时确曾一口应允,定不负皇上所托;如今却连人都还未见到,公主就已香消玉殒,自己要如何跟父皇交代?如何再找机会让后宫如海纳百川?
太子妃一时心慌意乱,所以有些跟平常不同的反应。
众人不明所以,以为太子妃只是吃醋。
太子妃的问题虽多,但刘大人还是认真地逐一回答,显示他对太子妃十分敬重:
“臣也是刚听皇城司来报,说护城河发现一具女尸,是鞑靼人,经鸿胪寺确认,死的确是鞑靼公主。”
刘大人继续:“皇城司还说:先把此案当成一般刑案,交给刑部处理,以后若需要皇上出面,他们再去把尸体领回来。”
太子妃情绪稍稍平复,听完刘大人的话,点了点头。
太子见太子妃重新坐回床边,并未有再问下去的意思,于是开口问道:
“帖木儿有甚么动静?”
刘大人认为太子问到点子上了,所以急回:“鞑靼王子目前似乎打算按兵不动,整个宾馆静悄悄地。”
未等太子再问,刘大人又说:“不过,燕王却打算把事情闹大,已派人将宾馆团团围住,表面上说是要保护鞑靼王子,不能让他再遭不测,但实际上却是要藉此羞辱鞑靼王子,臣怕处理不当,恐有一场腥风血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