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之后,他缓缓展开手中的布帛,只见上面仅用浓重有力的楷体写着两个古朴苍劲的汉字——“盛世”。
口中反复默念了几遍题目“盛世”,似乎陷入沉思之中,并未立刻挥毫泼墨。
过了一会儿,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浮现在他俊逸的脸庞之上。只见他从容不迫地铺开面前的羊皮卷轴,提起手中毛笔,“大学”两个气势恢宏的大字顿时出现在纸上。
尽管表面上看来题目“盛世”与所选标题“大学”毫无关联,但在杨波涛巧夺天工的布局下,两者变得密切相连、珠联璧合。“帝王口中言盛世,大学心系天下民。”简短一句话,不仅明确表达了他对《大学》这一经典之作核心思想的理解,也巧妙地点出了文章立意。
所谓‘盛世’究竟为何物?归根到底,不过是由统治者定义而已;那么,《大学》的目的又何在?其终极目标乃是为了使百姓强大起来。一边是君王所宣扬的理想状态,另一边则聚焦于普通民众的成长之路。孰轻孰重,明眼之人自能看穿其中深意。很明显,杨波涛倾向于后者,先是贬低前者虚幻的美好愿景,随后极力强调后者的实际价值,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重视民生胜过崇尚权威的政治哲学理念。
但这远非是他所有想要表达的观点。接着他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数行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字:“大学的根本,在于阐明道德原则,在于亲近民众,在于不断追求最完善之境……”
笔触间流露出一股强大的气场,每一笔每一个字都在纸张上熠熠生辉。然而这些看似外露的气息与光芒,随着杨波涛集中精力运笔如飞,逐渐融入到那张纯白色的羊皮之内。
洁白的羊皮,搭配上浓墨重彩般深刻的论述,《大学》这部开创性的鸿篇巨着正在此悄然成形。
在杨波涛凝神作文之时,其他人也没有闲着。考场上静悄悄的,只有笔尖触纸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下笔最快的还是孟愈与徐达。只见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始动笔,孟愈目光如炬,拿到考题之后,他迅速地在纸上写下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教义”。几乎同时,徐达也毫不示弱,他提笔沉思了片刻,旋即便在卷面上潇洒地书写下了“六艺”二字。
如此充满气势和魄力的文章再次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时此刻,两道浩然之气犹如惊天长龙般从他们体内直冲云霄,仿佛连绵不绝的洪流汇成了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紫红色气丹,分别悬浮在二人所处庐舍之上。这股力量之大,使得整个考场都被一种无形的能量场包裹,让人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文采飞扬。
这样异象自然引起了盛世塔上那些负责监考会试的大德皇帝以及诸位朝中重要大臣们的注意。“浩然气丹!”艾大学士看到这一幕后,忍不住惊呼出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