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华大学硕博连读的五年,张恒一对他便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在学术上要求无比严厉,在生活上却又十分宽容。
博士毕业时,张恒一曾经想让郭兴留校,又或者推荐到中科院去继续搞研究,可没想到郭兴自己有主见,选择去了克廷根集团。
张恒一的师兄,中科院院士黄靖梓因为恰好当年路过,旁听了郭兴的博士生答辩而对这个研究苗子印象颇深,得知他选择去了外企也颇感惋惜。
静静听完郭兴的介绍,张恒一微微点了点头:“你小子,没想到遇上这么些破事,还是没变,初心不改啊......不过,我最后问你一遍,你觉得自己创业,相比回到校园或者研究机构,的确更能实现你的那个理想吗?你要知道,无论是在我们燕华大学,还是中科院,还是别的研究机构,我们都有很好的平台的条件可以支持你。”
郭兴坚定地回答:“我在克廷根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虽然是外企,但作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各方面条件是顶尖的,我在那里的确有机会接触到国际一流的研究资料,并且把成果发布到世界级的活动中去,比如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但除此之外,有太多无法掌控的人为因素让我施展不开,在那里呆了三年,也不能说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但肯定是虚度的成分更多吧......我认为,只有自己做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想法。”
张恒一嘬了两口茶,看着郭兴:“你知道,自己创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是什么?”
“看上去什么都是自己做主,但事实上需要依赖的外力反而更多,你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支持你,至少不反对你,阻碍你,都愿意乐见其成。”
说到这里,张恒一盯着郭兴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至少,我希望你能成事,我相信学校也是。”
“谢谢张老师!”郭兴连忙表示感谢。
“说到这里,你既然创业了,公司的名字选好了吗?”
“想好了。”
“哦?叫什么?”张恒一饶有兴致。
“兴能中和,郭兴能够实现碳中和,‘能’又有能源的含义,算是一语双关吧。”
“......”
这是什么名字!
见老师脸上阴一阵,晴一阵,郭兴问道:“张老师,有什么问题吗?”
“你......好歹也是我堂堂燕华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起个名字能不能更加......有范儿一点?”
“您是不知道现在取名多难啊!好用的两个字、三个字的名字都被注册了,我只能选择四个字!”
“好吧,好吧,反正是你的公司,你是法人代表,只要你自己不嫌丢人......”
眼见着也打扰了老师不少时间,郭兴便起身告辞。
“项目上具体的工作安排,以及合同的签署,李成会联系你的,你还记得吗?你当时的师弟,可崇拜你了,现在他已经留校任教,正好在负责这个项目。”张恒一并未挽留,而是交代了一下后续的事宜。
“没问题!我有他联系方式。”
“对了,既然你自己这几年有些积蓄。创业初期的资金,学校的研究项目也能帮你覆盖不少,你手上短期内会有些闲钱,我倒是有一个建议。”
“张老师尽管吩咐!”
“在燕华买套房子吧,面积再小都行,你不会后悔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