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废掉现任太子刘盈,转而拥立刘如意成为新的储君。这个想法在他心中已经酝酿许久,但始终未能付诸行动。
戚姬总是吹耳边风说刘盈性格软弱、胆小怕事,每次见到刘邦时总是战战兢兢,犹如一只受惊的兔子。
刘邦对他这种懦弱的表现感到十分不满,认为他缺乏作为一国之主应有的气魄和担当。而相比之下,刘如意则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在刘邦面前,他能够谈笑自如,毫不畏惧地与皇帝交流。不仅如此,刘如意还拥有出色的武艺和文学才华,可谓是文武双全。
刘邦看着眼前这位优秀的儿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喜爱之情。他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继承自己的皇位,将大汉王朝带向繁荣昌盛。然而,废黜太子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涉及到众多利益关系和政治斗争。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谁能最终胜出?
朝堂之上,刘邦看着群臣,直言道:“朕欲废掉刘盈,另立刘如意为太子,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有的大臣立刻表示反对,认为废长立幼不合礼法;有的大臣则沉默不语,似乎在权衡利弊。
吕雉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深知刘盈一旦被废,她们母子便会失去一切。于是,她决定去找张良商议对策。
张良听了吕雉的担忧后,沉思片刻,然后给了她一个建议:“夫人,您可以尝试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
吕雉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又担心无法请到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然而,张良告诉她,只要用心去做,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吕雉听了张良的话,立刻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商山,请商山四皓出山相助。使者们不辞辛劳,多次往返于商山与宫廷之间,向他们表明吕雉的诚意,并承诺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待遇。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吕雉终于成功地将商山四皓请到了宫中。当刘邦再次见到太子时,发现他的身边多了四位白发苍苍、气质不凡的老人。这些老人都是当时社会上备受尊敬的人物,被称为商山四皓。
刘邦对眼前的情景感到十分惊讶,他询问这些老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商山四皓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我们听闻太子仁孝厚道,敬重士人,所以愿意前来辅佐他。”
刘邦听了他们的话,心中暗自叹息。他意识到,如今太子已经得到了天下贤士的支持,如果强行废黜他,恐怕会引起朝局的动荡不安。想到这里,刘邦无奈地摇了摇头,最终放弃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戚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既然刘盈暂时动不了了,那刘薏与刘妤呢?
由于匈奴的威胁日益严重,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们开始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这个提议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还是被提上了议程。而此时,刘邦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已经出嫁,只剩下年幼的秦国公主可以作为和亲的人选。
询问到秦国公主的时候,公主眼珠一转就答应了,吕雉数次苦劝她不要出嫁。
众臣说:“身为大汉公主,受万民供养,理当为大汉解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