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第181章 重击邵六叔三更求月票

王耀堂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口,笑着看了看方逸华又看看邵六叔。

方逸华并不怎么漂亮,却能牢牢绑定邵六叔,靠的就是商业头脑。

很多人都鄙夷方逸华小气,tvb布景翻来覆去没有变化,一个公鸡碗用了40年,但也正是这种节俭作风和疯狂压榨手下艺人的做法,大大压缩了拍摄成本,让tvb一直能稳定运营,有钱扩张,牢牢站稳东南亚华人最大电视台的宝座。

“方总有这样的想法,倒是我没有想到的。”王耀堂放下茶杯笑着说道:“那不知道方总是否找到合适的录像带生产厂?”

“阿耀这话,是建立了生产线?”方逸华眉头微微皱起。

“是啊,松下生产的5台工业录像带复制机,单机80卡,日生产8000盒录像带、30000盒磁带,如果运行顺利,随时可以扩张。”王耀堂不急不慌地说道:“录像带市场松下刚刚开拓,目前市场还比较小,据松下销售部门告知,我这里是东南亚第一家录像带生产厂。”

“正好刚刚投产,正发愁怎么填满业务量呢,不知道能否有幸和tvb与邵氏合作啊,质量上可以放心,在商言商,质量有问题完全可以退货,生产成本怎么也比贵公司到日本生产低。”

方逸华抿了抿嘴,笑眯眯地继续说道:“哦,不知道这种录像带复制机什么价格?”

“怎么,方总有这方面的投资想法?”王耀堂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笑着在兜里摸了下拿出一张名片,“这里有他们的联系电话。”

说着,名片并未递过去,在手里上下翻飞。

“阿耀对录像带市场怎么看。”邵六叔放下茶杯笑着问道。

“前景广阔,随着各大电器厂商加入,家用录像机的售价会大幅度下降,逐渐与电视机本身持平,到时录像带市场不会比电影市场本身小。”王耀堂非常肯定地说道。

“哦!”邵六叔身体微微前倾,“你这么看好?”

“我看好的是录像带生产制造。”王耀堂话头一转。

“怎么说?”

“在没有录像带之前,美国、欧洲的电影很难进入亚洲市场,文化不同,语言不通,发行成本高,试错成本大,亚洲影视市场香港一家独大。”王耀堂轻咳一声,脸色郑重起来,“但随着录像机的普及,录像带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录像带租售为渠道,只要配上翻译字幕,轻松就可以进入亚洲市场。”

一句话,让邵六叔脸色陡然阴沉起来,邵氏这几年每况愈下,院线经营成本高昂,那么多艺人和幕后团队要吃饭,开工的电影卖不出票房,院线上座率低下,邵六叔一直因为这件事发愁,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

现在王耀堂这么一说,他心情更是大坏。

“理由呢?”

“理由有三。”王耀堂竖起三根手指,“首先,不用担心发行渠道问题,录像带发行不需要院线支持,不用担心受到地方势力阻挠。”

邵六叔心头一跳,地方保护,各行各业都这样,欧美电影在亚洲地区不受观众欢迎当然有他们很大的功劳。

“其次,发行成本低廉,一部电影拿出1000盒就可以试探一下市场,不行可以收回,行就加大市场投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收益巨大,其实哪怕赔本都无所谓,能培养当地对欧美影片的接受度。”

邵六叔深吸一口气,东南亚地区遍布邵家的院线,发行成本大有他们很大的功劳。

“最后是盗版,录像带制作很容易,未来会更低,随便投入个几十万就可以进行盗版生产,顾客要的是看电影,至于电影是不是正版谁在意呢,盗版售价更低岂不是更好。”

“综上所述,未来华语电影市场将受到来自美国好莱坞和欧洲电影电视剧的猛烈冲击,而这种冲击会随着录像带逐渐普及而快速壮大。”

如果说前面两个理由邵氏还能联合包括嘉禾在内的亚洲电影人进行阻挠,可‘盗版’两个字就彻底将邵六叔心理防线击溃了。

他们与社团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但这种关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啥也不是!

各地大大小小社团不会因为给他邵六叔或者嘉禾面子就不制作盗版。

邵六叔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一部好莱坞电影刚刚出录像带,都不等好莱坞的公司向亚洲区推广,这边的社团就已经买了录像带回来开始制作盗版,几天之内,盗版就能推向市场。

能盗版欧美电影,就能盗版华语电影……

不去说别人,就眼前这小子早早就盯上了这块市场,自己苦心经营55年,大半生心血的邵氏电影——药丸!

想着,邵六叔就眼前一黑,坐在椅子上身体晃荡起来。

从王耀堂开始说理由,方逸华就在观察邵六叔,立刻发现不对,连忙起身扑了过去,一脸焦急地大声说道:“逸夫、逸夫,你怎么了?不要激动,冷静,冷静。”

方逸华确实关心邵六叔身体情况,毕竟没了六叔,她第一个就会被tvb的人扫地出门……毕竟太抠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