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

加入前台以后,孙锦林开始用心观察自己所处的这个全新的人际工作环境。

那时的前台是怎样的阵容呢?前台同礼宾一起,隶属于前厅部。我妈方真真是前厅部副经理。在我妈上面有一个前厅部正经理,大概跟吕红莲年龄相仿,是一个副局长的老婆,这个经理好像因为什么事情而跟吕红莲不太对付,具体原因不详。但总之,这个经理两年前就开了个病假单,从此常泡病号,并不怎么来上班。因此,我妈虽然职级上是副经理,但行经理之实权,管理着包括前台和礼宾在内不到十个人。大刘所在的保安部不归前厅部管,所里有专门的保安部。

前台除了刚刚调入的孙锦林这唯一的男生;其他人,都是二十多岁颜值超众学历尚可的小姑娘。后来,我称呼孙锦林为锦林舅舅,而把这些小姑娘叫作这个姨那个姨。虽然对我来说,从我开始有记忆的1991年以来,印象中的前台就是那几个人的固定阵容。不过把时间轴滑到我尚未形成记忆的1990年,前台的几个阿姨当中,有两个人其实跟孙锦林一样也是前台的新面孔。这两个人是钱静和周小红。

叫钱静的那个,圆脸盘,双眼爆皮,声如洪钟,一看就知道气血很足。钱静去年通过社会招聘加入招待所的时候,还只是餐厅的一个普通传菜员;结果不知是怎样的一番操作,几个月后,她就被破格调到了前台。而今年刚刚加入招待所的刚那个,叫周小红。她个子不高,尖脸窄肩地清瘦,皮肤稍黑,五官十分漂亮,却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显得不够自信。

与钱静相比,周小红的家境更为普通:她家住在燕东城区外的田师傅镇,父亲是当地的矿工,母亲则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镇子通往市区蜿蜒曲折的那条路,沿着太子河,中间要经过一堆名字奇奇怪怪的村庄:泥塔村,歪头山村、黄木厂村、草河口镇…东北村庄的地名,松弛感超过北上广所有citywalk的年轻人,所有地名仿佛全部都随意起一起。小红这个名字也是她爸妈随意起的,矿工和农民没空看诗经取名字,没有叫她“霞”、“芬”、“凤”,已经是很与时俱进了。周小红的美,是真的美;但她的土,也是真的土。

从田师傅镇走到燕东市政府招待所,周小红用了十八年。这十八年里,周小红努力学习,考进市里的旅游学校,又去专门学习普通话,直到通过了市政府招待所层层筛选的严格考核,才最终进入了市政府招待所,加入了前台。周小红无比珍惜自己得到的这个工作机会,又因为太过珍惜而总是患得患失。她生怕做错任何一件事,又因为这种畏惧而时刻紧绷。

两个前后脚加入前台的女孩,在这里的境遇却是天差地别。钱静很会为人处事,一早就找了前台最资深的一个姐姐当师傅;而周小红因为出身农村,没人愿意带她。

我妈方真真休完产假回到前台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周小红竟然自从入职到现在都还没师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方真真觉得周小红这个小姑娘太不容易了,却又十分努力,于是就把她收作了徒弟。被副经理亲自带的徒弟,周小红还是独一份。她却因为这样又被众人认为是有心机,更被遭到排挤。

前台除了那个经理和我妈妈以外,一共有六位普通员工,大家轮番倒班。如果说当初钱静和周小红加入前台的时候,大家已经从态度上表明了对钱静的接纳和对周小红的排斥的话;那么甫一来到前台的孙锦林所收获的,就是大家春天一般的温暖。这也难怪,面对这么一个长相酷似费翔又有着小虎队里乖乖虎苏有朋般腼腆的大帅哥,哪个姐姐们对他不是知无不言倾囊相授呢?孙锦林加入前台时,我妈方真真还在休产假。当我妈休完产假回到前台上班时,孙锦林早已经同前台的姐姐妹妹们混得很熟了。从小,我就从孙锦林调职这件事上,深深地体会到了,会来事和长得好看,在什么时代都是一种优势和资源。

但前台有些门道,孙锦林却也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慢慢去悟,才能有所体会。首先,如果有穿着不够体面的人出现在大堂,就要找保安部,让他们过去客气的询问客人究竟来做什么,或是来找谁。大部分人被这么一问,就会自己不好意思地离开。其次,客人交过来的全国粮票一定要保存好。因为会有一些处长局长的夫人或是司机,来这里拿地方粮票兑换等额的全国粮票。这种兑换,前台的人捞不到任何好处,但是一定要热情耐心地给人家换,很多人脉就是这么交下的。在燕东这座城市,遇到大事小情,人脉往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遇到浓妆艳抹的女士,如果不是这里的住客,就一定要驱离。这些人是最危险的,她们会玷污招待所的完美形象和好名声,她们愿意去哪个其他的宾馆都可以,就是不能在招待所造次。吕副所长嫉恶如仇,最讨厌的就是这些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