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竹编的战士们,笨手笨脚,手指经常被锋利的竹篾划伤,鲜血直流。
编织出来的筛子也是歪歪扭扭,漏洞百出,有的甚至还没编完就散架了。
“哈哈,小王,你这编的是筛子还是鸟窝啊?”李位看着小王手中不成形的“筛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去你的,你编的也没好到哪儿去!”小王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脸上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负责木工活的战士们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木材不够平整,需要用石头反复打磨;木框连接不牢固,需要用木楔反复加固;没有合适的工具,只能用手头的工具凑合。
“哎呦,我的手!”一个战士不小心用斧头砍到了自己的手指,疼得龇牙咧嘴。
“没事吧?快用布包扎一下!”旁边的战士赶紧过来帮忙。
除了技术上的困难,材料的不足也成为了制约筛子制作的瓶颈。
竹子数量有限,需要精打细算地使用;布料也捉襟见肘,需要反复裁剪,合理利用每一块布料,甚至将几块小布料拼接起来使用。
“这块布料太小了,做筛面不够啊。”一个战士拿着一块巴掌大的布料,犯起了愁。
“把几块小布料拼起来试试。”另一个战士建议道。
于是,战士们发挥了“穿针引线”的本领,将几块小布料拼接成一块大布料,虽然看起来有些“百衲衣”的感觉,但总算解决了布料不足的问题。
经过几天的艰苦努力,第一批自制的筛子终于诞生了!
虽然这些筛子看起来有些粗糙,甚至有些简陋,但它们却是战士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快,咱们试试新筛子好不好用!”战士们迫不及待地将新筛子投入到实际使用中。
他们舀起一捧金黄的稻谷,倒在竹编筛子上,轻轻摇晃。只见谷粒顺着筛孔簌簌落下,而秸秆和杂质则被留在了筛子上。
“成功了!这筛子真好用!”战士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接着,他们又用木框布面筛子进行了试验,效果同样令人满意。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战士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竹编筛子的网眼过大,导致一些小颗粒的谷粒也漏了下去;有些木框布面筛子的布面不够紧绷,影响了筛选的效率。
“咱们还得改进一下。”吴龙扫视众人,“大家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咱们再一起想办法解决。”
于是,战士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进工作。
他们调整了竹编筛子的网眼大小,加固了木框布面筛子的布面,甚至还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筛面,以提高筛子的耐用性和筛选效率。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自制的筛子越来越好用,逐渐成为了收粮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这新筛子用起来就是顺手!”李位一边筛着粮食,一边赞叹,“比之前快多了!”
“是啊,咱们的劳动成果没有白费!”赵连长也随声附和。
为了进一步提高筛子的制作效率和质量,吴龙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筛子制作比赛。战士们分成几个小组,比一比谁做的筛子又快又好。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最终,李位所在的小组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赢得了比赛的冠军。
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制筛子投入使用,南泥湾的收粮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了。金黄色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粮仓,堆成了一座座金山。
除了筛选粮食,战士们还发现,自制的筛子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
比如,可以用筛子过滤豆浆,使豆浆更加细腻;可以用筛子淘洗米,去除米中的杂质;甚至可以用筛子来捕捉小鱼小虾,改善部队的伙食。
自制的筛子,俨然成了,南泥湾军民生活中的一件“神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