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隆庆帝坐在龙椅上,“不大讲理”的高拱也在,但此时的文华殿上,却还是仿佛成了菜市场,争吵声不断。

六部九卿中的不少人,都在慷慨陈词。

“陛下,此邮政衙门是由驿站整合而成,理当归属我兵部管辖才对!”

“陛下,以前的驿站,确实有一部分是归兵部的车驾清吏司负责,但这乃是只管兵事相关。要说管辖权,承宣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也管着的。甚至再下一级,府由知府总领驿递事务,直隶州由知州总领,县由知县总领。如若以此定邮政衙门归于兵部,臣以为并不妥当。”

“陛下,微臣附议,邮政要印邮票,卖于他人,由此而有金钱往来,归于国库,该由户部管辖为对!”

“不对,不对,邮政乃是民事为多,车马涉及地方,为保证邮政之畅通,当归于刑部更有震慑力!”

“你等所说皆是不对,该由通政司来管辖,才是最合情合理了。”

“……”

隆庆帝看着他们,有些头疼,真没想到,竟然一个个平时看着很老实的臣子,此时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肯定争执不出结果的,最终,便只有恭请圣裁了。

隆庆帝听了,看向他们说道:“卿等既然决定不了,那就归宫里管辖算了,省得卿等再争来争去!”

一听他这话,刚才一个个彼此看不过眼的六部九卿,顿时一下联合了起来,纷纷上奏说宫里管辖就没必要了。

也亏了不是嘉靖皇帝,要不然,这些文官说也没用。

说来说去,最终决定,邮政衙门归通政司管辖,这让通政使乐得眼睛鼻子都笑开了花。

邮政衙门的方案,是内阁商议之后,还让李文贵提了意见,最终修改而成。

驿站系统,原本是兵部和地方共同管辖,特别是招待过往官员,对地方上造成很大的负担,一直是吞钱兽。

革新之后,驿站改为邮政,人员都归通政司管辖,品级也相应调整。省、府、县的驿丞为七品、八品以及九品。

邮政的事务,包括接待过往官员,传递官府和民间的信件、包裹等等。不管官府和民间,都要收费,并且是事先收费,也就是购买邮票作为付费凭证。

每年年底,一年的账册,都要上缴上一级审核,盈亏考核地方驿丞,一直到中央的通政使司衙门。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驿站亏损的大头,其实就是过往官员的招待。

如果说,严格按照朝廷规定,其实也不会有多少亏损。但是,时间长久之后,哪怕不是公务外出的官员,都会蹭免费的驿站,甚至连一些官员的亲朋好友,也都会蹭驿站。

公务外出的官员结束了公务之后,相关凭证并不上交,自己留着,或者借给其他人,就又可以去蹭免费驿站。

地方上,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说是有心无力,得罪不起。

但是,革新之后就会不一样了,账册是每年都会由通政司去核查的。如果有这类的费用,通政司可不会惯着他们,能直接上奏到皇帝跟前的。

另外,地方驿站的考核,要和盈亏挂钩,也让地方驿丞不得不尽心。他们也不再是不入流的小吏,而是有品级了,哪怕是最低级的官,那也是官了。

驿站一条线上的人,肯定因为这次革新而受益,为之欢庆就不用说了。

就连民间听说了这个革新方案之后,也大都叫好。

明朝和以往朝代真的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隋唐之前,是世家门阀把控朝堂,可以说,朝堂无寒士;

从隋唐开始,虽然从制度上有了科举这个上升途径,但是,依旧是世家门阀把控朝堂,做官的,必然是先问出身;

唐朝末年,黄巢造反,杀了很多世家门阀,导致世家门阀的影响力被削弱。等到宋朝之时,科举进一步规范,但是也还是有讲究,真正的寒门,还是很难做到高官;

元取代宋,对于一直盘踞中原的世家大族,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了,儒家都被打入下九流。蒙古人是第一等阶级,色目人其次,换句话说,是按民族人种来论高贵低贱。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相当于是从废墟上重建,反而少了很多前朝的拘束,因此,明太祖所建立的科举制,又是八股取士,反而是最公平的了。

因此,明朝时候,很多真正贫穷的人,只要才智超群,也一样能靠科举当官。

张居正、刘元珍、海瑞、于谦以及杨涟等,皆是这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朝的读书风气,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好,识字的人数,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要多。甚至江南这边的人,或多或少都能认得一些字。

这是书社能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明朝通俗小说蓬勃发展的基础。

另外,明朝的商业,等到这隆庆年间,也已经算是发达了。再叠加明朝非常特殊的存在,有两个都城,造就了南北两个中心。

在这样的基础上,书信的需求,其实是很高的。

南来北往客,有一个靠谱的联系亲人的渠道,甚至还能帮送包裹之类,民间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期待着这个邮政衙门早点开始运作。

这个新设立的邮政衙门,以原有的驿站为依托,以官府提供的需求为基本业务,拓展各类商社的需求,再加普通民间的需求,在大明朝主要的大城之间,算是有足够的基础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