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战场的士兵们动作迅速却又满含沉重,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与逝去的战友做最后的告别。
他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将张宇和那五百锐士的遗体小心收殓。
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却化作了冰冷的身躯,静静地躺在地上,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李信站在一旁,目光久久地停留在这些冰冷的身躯上,心中五味杂陈,像被无数丝线缠绕,难以解开。
他深知,这场胜利代价太过惨重,每一个牺牲的士兵,都是大秦的脊梁。
而张宇等人的英勇赴死,更是整个战局胜利的关键。
他们用生命为大秦的胜利铺就了道路,这份牺牲,重如泰山。
回到营帐,李信坐在案前,四周安静得只能听见他沉重的呼吸声。
手中的笔在竹简上缓缓移动,每一笔都饱含着他对战友的缅怀与敬重。
他要将这场战斗详细地记录下来,尤其是张宇和他的五百骑兵的英勇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和功绩,永远铭刻在大秦的历史长河中。
他写道:“副将张宇,率我五百锐士,深入敌阵,携五百锐士,以必死之心,引敌深入我大秦包围圈,为我军争取战机。其忠勇无畏,堪称我秦军之楷模……”
与此同时,在草原的另一处,杨瑞和带领着先锋部队,佯装成败逃之军,在匈奴大军可能追击的路线上缓缓前行。
士兵们刻意让队伍显得凌乱不堪,步伐不再整齐划一,旗帜也在风中歪歪斜斜地飘动,仿佛真的是被打得丢盔弃甲,士气低落至极点。
他们的脸上抹着尘土,眼神中透着疲惫,将败退之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杨瑞和深知,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诱敌之战,稍有差池,便会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所以他整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像一张拉满的弓,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情况。
他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心中默默祈祷着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而匈奴单于派出的斥候,远远瞧见这副“败军之象”,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天大的猎物。
他们立刻快马回报,马蹄声在草原上留下急促的回响。
匈奴单于听闻后,仰天大笑,笑声在营帐中回荡,充满了狂妄与不屑。
他认定大秦军队不过如此,先前的偷袭也不过是给他们部落制造混乱而已,根本无法对他们强大的骑兵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他大手一挥,率领着麾下七万多精锐骑兵,风驰电掣般朝着杨瑞和的先锋部队追去。
马蹄声如滚滚雷鸣,在草原上掀起一片尘土,仿佛是一场黑色的风暴席卷而来。
匈奴骑兵们个个神情兴奋,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们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大秦的军队即将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杨瑞和远远听见那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心中一凛,心脏猛地收紧,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模样。
他只是低声传令:“准备和匈奴大军战斗。”
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洪钟般在士兵们耳边响起。
士兵们的心跳急剧加速,紧握武器的手微微颤抖,他们能感受到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但每个人都强忍着紧张,按照计划行事。
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整个战局的关键任务,绝不能有丝毫退缩。
待匈奴大军追至近前,杨瑞和突然大喝一声:“杀!”这一声喊,仿佛是从他胸腔中迸发出来的,充满了力量与威严。
原本佯装败退的秦军瞬间转身,眼中寒光闪烁,整齐的方阵迅速列成,手中长枪如林,寒光凛冽。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慌乱,展现出了大秦军队的强大纪律性和战斗力。
匈奴单于见状,先是一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显然没有料到秦军会突然反击。
但随即他便恼羞成怒,脸上青筋暴起,他挥舞着长刀,咆哮着指挥匈奴骑兵发起冲锋。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双方短兵相接,厮杀成一团。
战场上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脚下的草地,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杨瑞和率领先锋部队与匈奴大军激战正酣,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秦军士兵们勇猛无畏,他们以一当十,与匈奴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但杨瑞和深知自己的使命并非在此与匈奴死战,而是要将他们引入包围圈。这场战斗只是一个诱饵,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
与匈奴激战片刻后,他果断下令:“鸣金,撤退!”
尖锐的鸣金声响起,在战场上回荡。
秦军士兵们虽心有不甘,他们还想继续与敌人战斗,为死去的战友报仇,但训练有素的他们还是迅速且有序地脱离了战斗,向着包围圈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们的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的意志。
匈奴单于见状,以为秦军是真的不敌,更加认定这是一场轻松的胜利,哪里肯放过。
他挥舞着长刀,声嘶力竭地喊道:“给我追,一个都别放过!”
声音因为愤怒和兴奋而变得沙哑。
匈奴骑兵们发出阵阵呐喊,如汹涌的潮水般紧追不舍。
他们被胜利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陷阱。
时间回到五天前,在雁门关,王猛接到了嬴恪的将令和调兵的虎符,原本平静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被一层寒霜笼罩。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紧迫性,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齐八万精兵,与一万王城禁军一同出发。
军队如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夜色中蜿蜒前行,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士兵们的脸上充满了坚毅,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保卫大秦边疆的重任,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不能退缩。
而战场上,杨瑞和一边拼命奔逃,一边时不时回头查看匈奴的追击情况,确保他们始终在追击的路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和狡黠,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引诱着猎物一步步走进陷阱。
身后的匈奴骑兵因为一心想着追杀秦军,阵型逐渐变得松散。
他们你追我赶,完全没有了一开始的整齐和纪律。
而匈奴大军不知道的是,在三个时辰之前,杨瑞和先锋部队和匈奴大军厮杀时,王猛便已与嬴恪成功会合。
王猛风尘仆仆地赶到指定地点,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嬴恪来不及与这个手下大将寒暄,神色凝重,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
“李信此刻正在狼牙谷伏击东胡人马。我担心李信从狼牙谷伏击完东胡后,路途遥远,来不及赶到此处伏击匈奴大军。
即便他能按时赶到,士兵们历经苦战,疲惫之师也难以再承担如此重任。所以此次才命你,从雁门关率重兵来此。”
王猛听后,心中顿时明白了局势的严峻。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关系到大秦边疆的安宁,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
嬴恪话音刚落,便立刻命令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