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一想到要去见顶头上司。段书瑞心里有些踌躇,但他转念一想: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场历练?自己以前所处的环境过于单纯,导致自己涉世未深,一来就被人使了绊子。秘书省里不乏圆滑世故之人,自己不快速成长起来,如何能在这里立足?如何能获得层层晋升,最后为鱼父报仇雪恨?

他被韦建单独叫去,自是有任务交给他。他心中不知这位上司是何想法,但现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段书瑞刚穿过狭长的回廊,正好遇上低头走出的左右二丞,左丞郑光只是面无表情地向他略一颔首,右丞叶安却是朝他微微一笑,以示嘉许。

段书瑞向二位拱手行礼,寒暄几句后,便进了韦建的公署。“韦大人。”段书瑞躬身行礼,韦建“嗯”了一声,头也不抬地翻着手中的书籍,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表示。

段书瑞也不急,只是规规矩矩地站着,等着他发话。

韦建翻完手上的书,打开抽屉,取出一大沓文书交予段书瑞:“这里乃是贞观年至今朝廷发布的锆敕、诏书等,你仔细阅读,用心品鉴,我会不定期向你提问的。”

段书瑞点头称是,伸手接过一沓厚厚的文书。他知道韦建有心栽培自己,只要自己把握住机会,很快就能得到晋升。

他算是诸位同僚中最年轻的一位,哪怕是熬他也能熬过许多人了,韦建递来的橄榄枝,他是接还是不接?万一是被他绑上一条贼船,可怎生是好?

接近年底,天气愈发寒冷,可他一边走一边想,身上竟然冒出一层薄汗。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只见天空中铅云密布,冰雪横飞,全然见不到半点太阳的踪影。宣宗在时,早已内忧外患的大唐帝国在其手里闪耀出最后一抹辉煌。然而今年八月,宣宗溘然长逝,大中时代已然终结,大唐帝国还能光辉多久呢?

他做事向来遵循本心,心中如何想的,那便随心而至。他本无意官场,因为种种原因,才走上科举致仕之路,可跨越千年春秋来到大唐,他难道真的能够率性而为、独善其身吗?他又能真正做到袖手旁观、任其发展吗?

京城的冬天冷到吓人,段书瑞回家先嘱咐穿杨将炉子烧旺,烤了一会儿火,又沏了一壶红茶,他就找借口将穿杨赶去柴房,自己则在房里看起奏疏来。

他喝的正是鱼幼薇自制的红茶,饶是他每次只泡一小撮茶叶,一篓茶也很快见底了。他舍不得喝完,又拉不下脸找鱼幼薇讨要,只能将其和其他茶叶混在一起泡了。他看着桌上的小竹篓,不知怎地又恢复了信心:“既来之则安之,我又何必想东想西呢?”

抛却心中的杂念,他又重新看起奏疏来。按理说,这些文书是不应该带出政事厅的,他便挑了几封自己感兴趣的文书,偷偷摘抄到草纸上,再偷偷带回家。

他读着几篇奏疏,从其中品味出一些门道。比如同为奏疏,大臣们真情实感发的和敷衍着发的就很不一样,尽管措辞上并无太多差异,但其中的微妙之处他却可以品鉴出来。

像太宗和宣宗这样雷霆手段的明君,大臣们写奏疏前就会先在心里打好腹稿再提笔,惟恐自己措辞不当得罪了圣人,落得个被贬谪发配的下场。

他认真地看着,右手边备了一沓白纸,一看到新颖的观点、感人肺腑的言语,便将其记下,留着以后学以致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