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随着季节更替,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夏日的气息越来越浓,原本嫩绿的麦苗,如今已变得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终于又到了农户们最开心的收获季节。

与往年相比,沈家村的村民们显得格外激动,因为今年,村里有三分之一的田地都用上了孟昭所说的肥料。

尽管大家早就看出来用了肥料与未用肥料的田地之间有明显不同,但在麦子没有真正入袋进仓之前,村民们仍然无法完全安心。

天刚蒙蒙亮,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伙纷纷扛着镰刀下地,把割下来的麦子捆成一捆一捆的,家里地方大的,就挑到家里,地方小的,就在村子里找块空地。

现代有收割机,人们通常等麦子在地里晒得差不多干时,再让机器下地收割,古代都是人工,收割时间会被拉长,等到麦子完全晒干就来不及了,只能提前收割,因此,收下的麦子中还含有一些水分,需要进一步晾晒。

铁蛋看着他父亲一捆捆地往家挑麦穗,焦急地说:“爹!今年的的麦子实在太多,家里根本晒不完,这可咋办啊!”

“我呸,你个臭小子,不懂事的东西,说的什么屁话。”铁蛋他爹随即双手合十向天祈祷,“老天爷,千万别生气,我家这小子不懂事,随口胡咧咧呢,我们可以没有嫌多,再多给我们一些才好呢。”

说罢还要伸手打人,收成的时候,嘴里说话都得避讳着,万一老天爷听见这家嫌弃麦子多,少给了咋整。

瞧见儿子被打,铁蛋她娘也没拦着,反而说道:“老头子,你等下把收回来的麦子直接拉到麦场那,别叫等下地方都给占没了。”

今年家家户户的产量都高,估计院子里的地方都不够用,晒麦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晒,必须得是夯实过的平地才成,打儿子什么时候不能打,占地方才是要紧事。

孟昭这几日也时常回村,查看收获的情况,瞧见村民们每日日出而作,日落却没法休息,收完了的能在麦场铺上被子睡会,没说完的就要彻夜值班。

没办法,今年的麦子产量好,家里地多的,都七八天了还没收完,地里的麦子水分越来越少,万一要是着了火,那就全完了。

而小麦收获又是个繁杂的过程,要先收割,再打捆,接着晾晒、脱粒、扬尘,最后才能入袋,持续时间大约得有半个多月,孟昭看着他们日日辛劳,不免叹了口气,不管是何朝何代,农户都是最辛劳的那批人。

好在今年收成喜人,即便再疲惫,大家伙的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待麦子都收到家里,里正便开始挨家挨户走访,统计各家的收成,记录夏收册子,向县里报税,然后等税官收税。

册子做好递上去,他又单独给孟昭那里送了一份内部的表格,为的是想让孟昭看下具体的成效。

孟昭拿到表就去了县衙,此时,县令大人也在查看此次肥料试验的成果记录。

当初孟昭教沈家村沤肥时,来的那四个中年人,其实都是县里的农官,他们学会了法子之后,在县寻了几十个地块,涵盖了不同的地貌地质,挨个进行试验。

毕竟这东西是要往上报的,将来也是要推广到其他郡县,如果只有一个村子的试验结果,样本太少,不足以体现效果。

但只要东西好,放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效的,孟昭的那些个沤肥的法子,被几个种地老手的农官充分运用,何时用了何种肥料,变化如何,与没有用肥料的地块对比情况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汪衔看了两册,立马拍手称好,“孟娘子,你这肥料真是一道神方,不管是水田旱田,又或者是肥沃的良田刚开垦出来的荒地,使用之后效果都极为显着,产量最少都能提升二成,若能全县推广,实乃我治下百姓之福,将来若是能全国实施,百姓何愁衣食,你能献出如此良方,真是功德无量啊!!!”

孟昭谦虚说道:“县令大人谬赞了,这些东西,我大多也是从书中看到,或是从身边人口中听闻的,皆是先人的经验,我不过是将它们整理归纳了一下,实在算不得什么大功。”

汪衔摆了摆手,“你莫要太过谦虚,本官自幼饱读诗书,所看之书不计其数,却远不如你,那些农官种了一辈子地,也都没能发现此等神方,你的功绩实在太大,你放心,此事我早已提前告知了府尊大人,等我把这些送上来的册子全部看完,再呈送到府尊那里,想来对你的嘉奖也很快就会到了。”

听了这话,孟昭也有些激动,虽说她会的这些东西也是从现代的书籍网络中学到的,但她来到这,辛辛苦苦教授众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获利,她也没什么好心虚的,就是不知道会赏些什么东西给她。

当下,钱财于她而言并非最要紧的,她缺的是名号,若是能给她个乡君的封号,那就太好了。

待事情说完,汪衔原本打算让孟昭回去,但目光忽然落在她手中的一叠纸上,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孟娘子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孟昭正沉浸在喜悦中,闻言不假思索地答道:“沈家村今年有不少人家也都用了肥料,里正把他们上一年还有今年的收成做了记录,让我对比着看看效果如何。”

一个村子的施肥成效,几张纸怎么记得完,于是伸手想要瞧瞧。

孟昭爽快地递了过去,汪衔接过纸张,低头细看,起初,他对纸上的条条框框感到不解,但随着目光游移,他渐渐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惊讶。

每张纸上的第一列写着十个人名,应当是每户的户主,第一个横排则写了几个分类,家中土地大小、上一年的收成、上一年平均每亩地的收成、今年参与施肥的土地数量、今年的收成,以及施肥地平均每亩的收成。

短短几行字,便将一户人家的基本情况概括得清清楚楚,汪衔翻了几页,发现后面的记录也是如此简洁明了。

他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孟昭,心中暗自赞叹,昨夜他熬了一整晚,才勉强看完两册农官送来的记录,而眼前这几张纸,竟能将一个村子的情况整理得如此清晰。

“孟娘子,这法子也是你想出来的?”汪衔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

孟昭点了点头,语气轻松,“我们作坊和铺子的事情太多太杂,若是用普通的记录方法,每天耗费的时间太长,于是我们就琢磨出了这个简便的法子,方便查阅。”

“孟娘子可愿意把这法子教给我。”汪衔此时颇为急切,连“本官”的自称都忘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