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份报告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在中条山会战前夕的紧张而关键的时刻,卫立煌竟然接到命令要立刻返回重庆"述职"。
与此同时,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蒋介石竟然下达了另外一道命令:将第4集团军调出了中条山!
要知道,这支军队可不一般,这可是一支由陕西愣娃组成的英雄部队啊!在中条山防线死守三年,打退了鬼子12次大规模进攻。
他们曾经在中条山保卫战的“六六会战”中,展现出了无比英勇的一面。
面对日寇的压倒性的进攻,3000 名热血男儿毫不畏惧,宁愿选择跳黄河也决不投降,他们就是被卫立煌将军盛赞的 “中条山铁柱子!”
然而,如今的情况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那支曾经强大无比的军队竟然被强行调离此地,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群从四面八方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这些临时集结的军队不仅政令不一,彼此之间缺乏默契和协作精神,而且对当地地形也毫不熟悉。他们各自为战,犹如一盘散沙。
这种临阵换将、釜底抽薪的举动简直就是自残行为,无异于亲手斩断自己的双臂,毁掉坚不可摧的长城!
这样一来,原本固若金汤的中条山防线眨眼间变得不堪一击!
昔日的“中条山铁柱子”已然沦为“中条山破门板”。可以预见,中条山被日寇攻破已近在咫尺!
这无疑为后来"中条山战役"的惨痛失败埋下了祸根!这样的利令智昏的决策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从鹳雀楼下来后,金振国的眉头紧紧皱起。
他深知,日本鬼子如此频繁地调动兵力,我方军队不可能毫无察觉!然而,敌人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具体的战略部署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一名特战队员来说,获取这样的军事机密远比杀掉几个鬼子或进行几次破坏行动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他们在弯里村端掉鬼子炮楼后,组织人力迅速地转移了炮楼里面的物资。
在鬼子复仇的大部队赶来之前,陈茂德指挥着一帮兄弟炸掉了炮楼。
经此一战,刘树根也配备了两把“王八盒子”。
考虑携带的问题,每人在两只枪内压满四十发子弹,再随身携带五十发。
陈茂德又在腰间挂上两颗手雷,其他的战略物资和粮食全部留给了以李栓柱为首的游击队。
一番难分难舍,互道珍重后。陈茂德叮嘱李栓柱,带领游击队迅速离开此地,走得越远越好!谨防鬼子的报复性扫荡。
考虑小分队的安全问题,金振国临时决定取道西北方向的永济市,放弃了近在咫尺的芮城!
所以,才有了他们今天登临艳羡己久的鹳雀楼。
"树根老弟,你是否有办法潜入永济城鬼子内部,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呢?”他转过头来,看着东张西望的刘树根问道。
"这个嘛,恐怕难度太大啊!”刘树根苦笑着回答道。
这时,李二蛋突然冒出一句冷冰冰的话:"老刘,你去打听一下,在永济城里头,有没有你当汉奸的同学啊!”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深深刺痛了刘树根的心,令他既羞愧又愤怒!他最为痛恨别人提及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二蛋啊,你以后跟自己的同志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措辞,不要再提起那件事情啦,毕竟人家树根老弟也有自己的苦衷嘛!”金振国语重心长地责备道。
在之前的几次行动里,刘树根依靠着他那口流利的日语以及在日伪军那边工作的经历,轻而易举就骗取了鬼子的信任。
毫不夸张地说,他立下的这份功劳绝对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就是!你个李二蛋,怎么不说说你在黄河俘尸中间、或是插着麦秆蹲在尿坑里面的味道如何?”嫉恶如仇的陈茂德及时地补了一刀。
他的语气充满了愤怒和鄙夷,仿佛对李二蛋的话语深恶痛绝到了极致。
李二蛋的话虽然难听至极,但却出人意料地给刘树根提了个醒。自从那帮可恶的日本兵占领山西南部地区以来,他的身边发生了太多太多不幸的事情。
许多与他一同上过初高中的老同学,还有那些曾经一起共事、教授国文的同事们,都没能逃脱日本鬼子的“特殊关照”。
有的人被那黑洞洞的枪杆子逼迫着就范,有的则以家人的性命相要挟,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沦为“汉奸翻译”。
然而,像刘树根这样的大多数人,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替这帮鬼子卖命。
此时此刻,刘树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
他深深明白这些人的无奈和苦衷,他们也许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才不得不做出如此艰难的抉择啊!
但同时,他也明白这种被迫当汉奸的行为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我觉得吧,他们没准跟我想得差不多呢!要是有机会啊,咱就尽量帮着自家人多做点事,等将来把小日本给打跑了,万一要被清算,那多少也能将功折罪不是?”刘树根气忿忿地说道。
“老金呐,要不咱俩去城里头找找看哪家酒楼最出名,说不准在那儿就能打听到咱们想要的消息呢!”
陈茂德觉着,那些鬼子军官还有汉奸啥的,可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肯定会经常往酒馆那种地方跑。
金振国稍稍思考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然后带着他俩就在这大街小巷里转悠了起来……
“晋南春满楼 !”李二蛋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两层高的华丽酒楼犹如鹤立鸡群般矗立在眼前。这座酒楼气势恢宏,门口摆放着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繁华之地。
青石台阶历经岁月的磨砺,已经被人们的脚步踏出了一层乌黑亮丽的光泽。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曳,给整个酒楼增添了几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两层木质结构的楼房装饰一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展现出独特的晋南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
此时,进出酒楼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达官显贵、身着旗袍的美丽佳人和富商巨贾等社会名流。
他们或谈笑风生,或举止优雅,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更引人注目的是,还有身穿军装的日本鬼子军官在门口殷勤地迎送客人,使得场面显得异常热闹。
金振国微微一笑,轻轻掸了掸衣袖,又顺手捏了捏头顶的礼帽,然后昂首挺胸,迈着坚定而自信的步伐朝着酒楼走去。
他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挺拔,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达官贵人的气质和威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