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用竹板打死了五只,留下一只,让它装满了一肚子食物回去报信喂幼虫了。
一会儿,林子上空犹如飞来了一大群轰炸机,隆隆声山摇地动。五六十只大虎头蜂,降临在这一堆烂柿子上。
它们吸食柿子入了迷,黑牛白牛就趁机用麻丝丝套在他们细细的脖子上,麻丝丝下还缠着一张薄薄的白纸条。
这样一连套了九只虎头蜂。
有的虎头蜂就费了好大的劲背起同伴的尸体,一只接一只慢慢地低低地向一个方向飞去。
它们是把同伙的尸体也当成优良的食物喂幼虫的。
黑牛招呼山桂一声。
两个人立马跟了上去。
他们紧紧盯着在阳光下反射着亮光的白色纸条,一前一后,费劲地跟上去。
约莫走了六百多米,在一棵古松边,虎头蜂飞到树兜边的草丛中不见了。
山桂就要蹑手蹑脚地靠近观看。
黑牛急忙按住他的肩膀,两人伏在树边的柴草中。看到虎头蜂不断地飞来,还有一些飞了出去。
大虎头蜂的巢穴就在大树边。黑牛慢慢地爬近树蔸,终于发现大树干上面有三个拇指大的孔隙。
树干下部空了,虎头蜂的巢穴在树洞里。
黑牛告诉山桂,这三个空隙有名堂,那两个大一点点的专供背到食物归家的虎头蜂用的。
那上面有个小一点的,是出洞的虎头蜂用的。
它们绝对不乱来,出洞进洞都很有规律的。
呀,小小的昆虫,也这么有灵性呀。
黑牛慢慢退回来,和山桂又到周围三里地寻找蜂窝,附近都没有,只要除掉这树洞里的虎头蜂,在这方圆三到四里的山林里就可以放心工作了。
到了夜晚,趁着月色,黑牛白狗山桂三个人拿着打火机,弯刀等工具,来到了那株大古松边。
首先把古松周围的柴草扫干净,点燃一把干枯的松枝,塞进树洞里面,还堆了一小把干柴草在树兜周围。
火苗呼呼,大虎头蜂无一逃走。
看看烧了三四分钟,把火熄灭了。用斧头把这株树来个大开膛,一股香气传了出来。
被烧得香喷喷焦黄的大虎头蜂足足有三大盆。
把它们的蜂巢掏出来,哎呀,有一畚箕蜂蛹幼虫,重量足足有六斤三两。
白狗子欢呼起来:“这么大的虎头蜂巢,我还真是没有见过。到洪江街上去卖,可以得三百元,发大财了。”
黑牛说:“这样的山珍野味,一千元我也不卖的。明天早大家就可以饱餐一顿,赶山人吃了虎头蜂,身强体健,力气倍增,好多干一些活儿。”
黑牛这一伙有九个人,在这一片山林捞到了三十多方干圆木。他们把干圆木滚到山脚下,码好。
把信息发出去,就会有商贩派马帮来运走。
黑牛到城里找到了老主顾,讲定了价钱。
这个商贩就带着马帮来了。
十天工夫,得了两千多元。雇来的人工说黑牛是大包头,应当得双倍工钱。可是黑牛不肯多要分文。
民工们十分欢喜,那时在生产队的甲等劳动力一天挣十分,到年底结算,每个劳动日得一毛钱甚至八九分钱。
富裕的地方,一个劳动日也只有两毛五分,就引得大家眼睛发绿了。
在这一次,每人每天竟然挣得两元多,是家中收入的十倍二十倍。干活的人个个欢天喜地。
可是山桂就没有半点的欢喜流露在脸上和心间。
夜晚他和黑牛抵足而眠。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