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影片中一个极有深意的镜头是,圭多和约书亚在草地上玩耍,多拉在一旁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初相识长相知,这是导演极力刻画的一段,破天荒地占用了 26分钟的时间。

圭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多拉。

他对多拉一见钟情,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圭多用他的幽默和智慧,赢得了多拉的芳心。

圭多和多拉的爱情,经历了许多考验和磨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彼此的爱。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彼此的幸福。

导演在这一段暴露了力不从心之感。

他扭扭捏捏地安排了圭多和多拉之间种种的不和谐,比如,圭多的身份和地位,与多拉的差距;圭多的性格和行为,与多拉的家人和朋友的不适应。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中国人所说的“门当户对”,在这样的安排下,爱情的力量显得很无奈,甚至成了一种生活或者生理上的逼迫。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的妙笔天成,那么影片开始时的分手,就会多出一个借口。

很显然,这只是一个托词。

我不同意他们所说的陌生化处理,虽然我认可将一段关系拆解各自展开,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关系的可行性,但以导演对生活的认知,他不会不理解爱情的随机性。

和你在一起的,就是你最刻骨铭心的吗?

我不得不承认,这里面还有一个“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犯贱心里,但我们必须面对的是,在你还没有权利爱的时候爱的那个人,可能是最合适的,因为单纯。

当爱情成为你的一项权利的时候,爱情就掺杂了生活的逼迫和比较,而且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解决,所以偶然性就无法避免了。当然,人类给它命名为缘分。

圭多和多拉的缘分,最终开花结果于那个美丽的小镇。

摄影机站在小镇上,遥遥地注视他们慢慢走向幸福的方向。

圭多成了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那个父亲。

相对于《天堂电影院》,我更喜欢导演对戏剧张力的从容不迫。

这是一个高手才具备的淡然,也只有一个真正入流的高手,才能在那样的平淡之中,安排一场处处杀机的惊悚。

本片太淡了,虽然它所描述的战争和集中营的生活,依然渗透着他所固有的凛冽,但剧情设置得有心无力,也是客观事实。

曾有记者质问他“生活得那么明白的人还有吗?”当时这位高手顾左右而言他。

这是一个非常狡猾的问题,无论是与否,都会引来后面连绵不绝的剧透。影片中导演还是施展了很多小手段,显摆了其一贯的睿智,比如三次对准孩子的镜头。

在感情关系中,孩子的存在,几乎就是王炸,圭多为了保护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看儿子的眼神,充满了父爱和温柔;他为儿子创造的美好世界,让儿子在战争中也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责任,真的是一项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吗?

灯光的运用也有类似的作用,圭多和约书亚在集中营里,灯光昏暗如心情,随着战争的结束,灯光越发明亮起来。

导演想表达的是,生活一直都是老样子,变化的只是人这个个体而已。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它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

圭多的乐观和智慧,让人敬佩;他对儿子的爱,让人感动。

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也非常出色,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温馨、感人的氛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