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金基宇一家一样,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奉俊昊通过这部电影,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能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绝大多数电影,都是通过故事去塑造人物,而本片是通过人物塑造社会。因为社会问题至今仍然存在,所以,那个社会可以是任何一个社会。
如果社会问题至今仍然存在,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相对于将贫富差距,定义为一种个体际遇的偶然,奉俊昊看到的是一种必然。它更庞大幽深,也更空洞无力。这种情绪的附着物是人。
最先出场的,是贫穷的金基宇一家,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有着强烈的生存欲望和改变命运的决心。影片开场时,是他们住在半地下室里,为了生计而奔波。影片结尾时,还是他们住在半地下室里,为了未来而迷茫。
金基宇一家的命运,是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他们的遭遇,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
奉俊昊通过这部电影,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影片最后,金基宇听从建议,努力学习,希望能够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的选择,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抗,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
金基宇的助手基婷,是来不及反抗的那一个,在影片中,基婷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一次次地为家庭付出。基婷和金基宇不同,她没有那么强烈的改变命运的决心,她只是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导演奉俊昊给基婷安排的下场,是被朴社长杀死,而朴社长的行为,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冷漠和自私。在影片里有一幕,金基宇望着基婷的尸体,孤零零地躺在地上,随着主人的死去,她的梦想,也成为了一段历史,再不久之后,成为佐证历史荒缪的证据。
因此,在本片里,一方面是以金基宇为代表的穷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一方面是导演奉俊昊,站在社会的角度,去揭示社会问题。
这种情绪的附着物,最终还是那个浩荡苍凉的大环境。最后一名受害者,那个被朴社长杀死的基婷,她的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在小饭馆的电视新闻里,弥漫着社会贫富差距的画面。在金基宇一家的生活中,是社会阶层固化的现实,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奉俊昊说:“当今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固化,穷人越来越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我这部电影要极力说明的。人们对这件事的愤慨和伤心,全都凝聚在这部影片里。”
贫穷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也是精神的空虚。压抑的环境孵化贫穷,它就在我们身边。当大环境提供了贫穷的可能性,贫穷这个潜伏于人心深处的恶兽,就睁开了眼睛,张开了爪牙。
贫穷者,不仅仅是金基宇一家,也是社会底层的每一个人。
在影片最后,17年过去,仍笼罩在贫穷阴影里的,也不仅仅是金基宇,他盯着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贫穷的受害者,也可能是贫穷的施加者。
2019年,在影片的镜头里,豪华的别墅是有生机的,但别墅不远处的半地下室破败萧条,在小饭馆里,吃着泡面、喝着烧酒,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人人不知,今夕何夕,未来何来。
2036年,在影片的镜头中,仍然是豪华的别墅,是遥远处金基宇吃着泡面的早餐。
人们忘记了过去,就好像实现了愿望;人们忘记了恐惧,就好像获得了安稳;人们消灭了贫穷,就好像收获了富足。
但别忘了,那个人还时常回到那座别墅,向当年的地下室里张望。
本片的叙事,并不仅仅着眼于具体的人物和情节,而是为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
说的不仅仅是事发当时的过去,也是危机并没有解除的现在。奉俊昊打破了叙事的规则,但仍在叙事的原理之内。
在一部黑色喜剧电影里,他并没有像观众说的那样,没有给出答案,他给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于是,他的讲述材质发生变化,故事就发出了金石之音。
需要提及的是,在影片上映的 17年后,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也在不断地增加。
电影再一次显示了独属于电影的力量。
最后,讲述的方法,是一个不规则的容器,讲述的内容,是盛放在容器里的粮食。
所谓的故事性,归根结底就是内容的粮食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