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旭稳了心神,笑着对着状元与榜眼拱拱手,起身整理衣袍,缓步上前。他身于现代,对于帝王自然没有本土学生的拘谨慌张,只见他仪态从容,举止优雅,一派疏朗大气:学生欧阳旭,拜见官家。
原身能被点为探花,自然皮相生的极为俊朗,如今添了王潇自身的气度风华,更加令人瞩目。
赵恒原本对他就有好感,如今再见心下更是喜欢,朗声大笑:好,好,如此风度,真不愧是朕钦点的探花郎,果然极好。
又道:朕听闻你为救同科,以身犯险,可有此事?
圣人之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对于欧阳旭救杜长风一事,大家嘴上都说探花高义,可私下里头却不觉得是件好事,此举实在有违君子之风。
欧阳旭却不觉得,他十分自然的回答:回官家,既是同科便是亲友,亲友遇险,怎能袖手旁观。若是亲友遇难而不相救,与杀人者何异?
且不说杜长风如何感动,赵恒听了此话,深感由小见大,可见此人重情重义,是个能够信任之人,年轻,又是探花,更谓有才有德,越看堂下行吉拜礼的探花郎越是顺眼,更动了历练几年将来重用的心思。
好一个怎能袖手旁观,如此高义,朕必得赏你,来人,赐探花欧阳旭百两黄金,以示嘉奖。
顿了顿,赵恒又问道:可有字?
原身前些年落第流落钱塘,受了女主的恩惠,一心只读圣贤书,周围没有长辈师尊,这字他并不知道有没有取,只能认无字,错有错招吧,于是恭敬回道:回官家,学生未取字。
那朕赐你一字如何?
同科进士们看欧阳旭的眼神都嫉妒的起了火,皇帝赐字?那是多大的荣耀,满朝这还是头一个得此殊荣的,下头大臣们都是人精,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位探花郎得了皇帝的青睐,未来只怕不可限量。
再说探花又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这样的人若是给自家做了女婿,对自家女儿与自身都是保障,一时间,起了捉婿心思的比比皆是。
欧阳旭不知大臣所想,满心都是受宠若惊,急忙稽首行大礼道:学生叩谢官家。
赵恒满意点头,沉吟片刻道:你名为欧阳旭,旭者,明著之名,日初出貌,便取明初为字,可好?
欧阳明初,拜谢官家。
琼林宴止,圣上起驾回宫,临走之际,又特地派了贴身内侍叮嘱欧阳旭好生照顾身子,日后自有君臣相伴的时候。
欧阳旭顶着一票同科进士羡慕嫉妒恨的眼神,腹诽这个皇帝真是给自己拉了几车仇恨值,嘴上却是无比恭顺的应下,对着皇宫的方向揖礼,口称蒙官家关怀,明初自当为官家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也请官家保重身体等等表达忠心的话语。
众进士心里如何嫉妒面上对欧阳旭皆是笑意盈盈,谁也不想得罪在皇帝面前挂了号的人物,纷纷请他得了空一同品茶赏花。
将来都要同朝为官,即便不能交好也不能落了人家脸面倒多出个敌人,欧阳旭得了官家的赞赏依然不改谦逊有礼的态度,应了各位同科的邀约。
众人见他如此风度,反倒是自己小肚鸡肠落了下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对欧阳旭更加真诚友好,一番寒暄商议何时宴请后,互相拱手而去。
比起欧阳旭,杜长风就是个小透明了,即便一直陪在这位炙手可热的探花郎身边,也没引得别人与他多说一句。
不过杜长风为人和善心宽,对着欧阳旭连羡慕都没有,只觉这人就是该给他最好的,与欧阳旭一起送走了同科进士后,接过下面德叔递来的披风亲手给他披上:明初兄今日落水受寒,如今春寒未去,仔细收了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