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笑着,细细听来,甚是有趣的事,此段讲来的却是我们的丘主簿的豪门霸业。我美美的听着,不时地忍俊不禁。
讲到我们丘主簿家族,世代为商,却在这一代,也就是我们丘主簿,难得的中了秀才。
谭先生说道,“这可真是祖上积了德了,九代为商,末了,末了,还能刨出一根,官苗苗。”
我听着,略为尴尬,怕是丘主簿的老底都在我面前掀翻了,便转移话题道,“丘兄,听说你世家家大业大,是这清竹县的首富。我呢,初次为官,对于为商之道,知之甚少,不过,以我之鄙见,商者,通货也,货通,则旺,货塞,则衰。而如今咱们这清竹县,虽并非地处偏僻,但是往来不便,这也甚是阻扰了商贸啊。”
“孔兄所言甚是,我祖上基业庞大,更是以商兴家,如今,染织业,酿酒业等行业已是这清竹县的龙头行业,只可惜,受货运之困,实无法做大。”丘主簿说道。
来此已有半月,我自是听说了此事,虽清竹县上十有八九的百姓皆以农为生,但商业独掌于几家富商和财主手中。我由此有了想成立商会的想法,但是当务之急是解决货运的问题。
“丘兄,依我之见,清竹县地处东海之边,水泽充沛,展水运,不失为一个法子。”我说道。
“孔兄,水运却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可我县自立县以来,便是贫瘠之地,朝廷也段不会拨付银两下来,恐难以实现。”丘主簿说道。
“这丘兄便不必烦恼了,我来想办法。”我点头向其示意,“丘兄,引我一见贵宅的染织坊和酿酒坊,可否?实是久仰大名,一直无缘拜会,可否一见?”
丘主簿家的染织坊、酿酒坊,金有道家的金行,以及李鹏莱家的粮行,是清竹县的四大商业支柱,皆以垄断,但是清竹县本就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除了这四大家族,其余人等皆无力与之竞争。
这才是要打破的难局。
我刚说完,丘主簿便笑着说道,“孔兄,你瞧我,这些日子以来,竟忘了邀你来寒舍一叙,真是有所不周。”
“不不不,丘兄,是我冒昧了,但是一直久闻丘家的产业在清竹县打理得尤其不错,所以便想见识见识。”我说道。
“那不如今日便引你一见如何?”丘主簿热情地说道。
“今日便不叨扰了,时间已晚了些,还有宵禁呢,等他日我定登门拜访,可好?”我作揖答道。
丘主簿思量了一下,答到,“也罢,那样甚好,那我便等候孔兄来寒舍一叙了”
我二人接着又在观音楼中,欣赏了许久的评书,也算是有趣的很,毕竟这也是我来到这大晏朝之后第一次听评书。
夜幕刚刚降临之时,我们二人便各自回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