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我从未想过,除了母亲,世间竟还有如同主公这般理解我的人……”八尺男儿秦叔宝,热泪盈眶,难以自制。

许牧见状,忙扶起他,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事实上,如果需要,他可以理解任何一人。这个时代的人质朴纯真,情感丰富,稍有触动便易感动。

搀扶起秦叔宝,许牧握紧他的手,轻声道:“好啦,你先安心养伤,待你痊愈,本主公有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托付于你,非你不可!”

秦叔宝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表明定不辱使命。

“这个……”接下任务后,秦叔宝反而显得局促不安。

察觉到秦叔宝似乎还有未尽之言,许牧眉头微皱,鼓励道:“老秦有话直说。”

得许,秦叔宝咬牙切齿地道:“末将有个不情之请,在阳城城楼上,有个不讲武德的家伙暗箭伤人,实在可恨!敢问此人是谁?末将欲与其一决高下,以解心头之恨!”

许牧神情复杂,不由自主想到了老张。

这位老张……恐怕是不敢应战吧?

毕竟,老张已年过半百,而秦叔宝正值壮年,英勇无比。

为此,许牧只好编织了一个故事:“那人已在城楼战死,被你带领的瓦岗军所杀,那一箭,是他的绝唱……”

为避免内部矛盾,特别是保护老张免遭责难,许牧觉得自己真是费尽心机。

无奈之下,唯有以“死无对证”收场,尽管这让老张无辜背锅。

经历了秦叔宝这场试炼,许牧感觉自己的忽悠术愈发炉火纯青。

穿越三载,他在这人贩子与人生导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待阳城稳固,我们便往洛阳进发,争取说服一批读书人加盟,如若不然,唯有强制执行了。”

许牧思索间,步出校场。

今日,他规划的第一批梯田已全部开垦完毕,共计约一千三百亩。在房玄龄的再三坚持下,由他来宣布分田事宜,以及免除农业税这一重大政策。

这两个决策太过敏感,房玄龄不敢独自做主。

……

万民城城墙之上。

此时,城外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

众人交头接耳,情绪激昂,见到许牧到来,立刻伏地跪拜,齐声高呼:“主公万岁!”

此次受房玄龄之邀而来的杨广也立于城墙一角,面对民众的万岁呼声,面色略显尴尬。

这些民众满含敬仰之情,若对象是自己,他自会龙颜大悦,可偏偏是对许牧……

数日停留,若非这声“万岁”,他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份。

论威望,许牧凭借一己之力吸引民众,并建造各项利民设施,免费分粮,在万民城无人能敌。

“今日,第一批梯田测量完成,总计一千三百余亩,根据民部安排,将分配给三百户人家。”

许牧手持木制扩音器,大声宣告。下方民众顿时欢声雷动。

对他们而言,分田的意义非凡,意味着在乱世中拥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能在万民城安定下来,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

随后,房玄龄依据名册,逐一宣布幸运儿的名字。

不久前,房玄龄已奇迹般地完成了上万民众的户籍编纂。

按家庭人口多少,分配相应田地。

首批获田的三百户,每户皆有六口人以上,依人口数量,房玄龄公平地分配了三至十亩不等的土地,巧妙地处理了一千三百亩田地的分配问题。

当田地契约交到百姓手中,所有人感激涕零,再度跪倒。

“主公万岁,房公千秋!”

万众齐呼,声震四野,却让杨广的心情愈发郁闷。

尊崇许牧尚可理解,房玄龄何德何能?

一名籍籍无名的书生,亦能享有千岁的尊称?

杨广心中虽存有几分不屑,却未敢有丝毫显露。

城门外,获田的民众感激涕零,未得田土者亦不急不躁,因房公有言在先,不久将来,第二批梯田开垦之时,仍会继续分配土地。

他们此行,只为一验主君府上是否诚心分田,其言可否信赖!

最终,事实证明,主君府……确实言出必行,分田有信!

分田完毕,许牧复登城楼,宣告最为关键之政令:“即日起,万民城疆域内,农税尽废,民众耕耘之所得,皆归私有,任何人不得巧取豪夺,妄图侵占!”

此言一出,喧嚣的民众瞬间寂静无声。

不仅是民众,就连杨广亦为之愕然。

身为帝王,他对农业税收对于国库的意义了然于胸。

隋朝之农业税收,竟占据国库六成之巨!

废除农税,岂非自绝财源?

在老杨与民众震惊之际,许牧沉声续言:“诸位或已风闻,不久之前,城外试田之中,主君府成功培育出亩产三十一石之土豆,以及冬小麦、春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至于此类良种,此次获田之民皆可向主君府求购,自由播种。”

“若家中贫寒,可在主君府立下欠据,待粮食丰收之后,再行偿清!”

许牧言毕,下方原本静默的民众忽如潮水般涌动,交头接耳,人人面露新生之色。

房玄龄望着这群民众,若有所思。

昨日颁布政令时,他已见过如此场景。

然而,彼时未曾提及种子之事。

而今日主君一言既出,他似乎从这群民众身上看到了熊熊燃起的希望之火,势将燎原。

“主君,贱内家中八口,分得十亩田土,然逃难途中,财物殆尽,真能赊账购种?”

城楼下,一名肤色黝黑的中年汉子大声问道。

他胆识过人,一语道出了众人心声,其他人不由自主地静下来,洗耳恭听。

许牧点头微笑:“自然可以,立下字据,半年后如数偿还,即可得良种。”

话音刚落,民众皆欢声雷动。

特别是那位分得十亩田的汉子,更是振臂一呼:“走!今日我得十亩良田,邻里乡亲皆来我处畅饮,敞开了喝!”

“嘿,刘老三,就不怕一家八口喝西北风?”周围有人玩笑道。

被唤作刘老三的汉子嗓门洪亮,大笑道:“有主君府的神奇种子在手,何惧之有!我这十亩田,数月后便能收成数百石粮食,还不用纳税,养活一家老小十年不愁!”

周围民众深感赞同,笑声中充满了暖意。

“走走走,今天吃垮你家,明儿我家做东!”几陌生的民众也凑热闹道。

最终,数万民众在军队护送之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万民城,临行前,众人齐声高呼主君万寿无疆。

对他们而言,许牧给予了真正的生存希望。

“老房,观此情景,心中作何感想?”

民众散尽,城墙上只剩许牧几人,他不由望向房玄龄。

房玄龄微愣,仍在回味刚刚民众那“房公千岁”的呼声。

他……仿佛也赢得了民众的拥戴。

“臣……似是明白了主君昨日之意。”房玄龄轻叹,向许牧深深一拜。

一旁的杨广大感意外,不由得凝神倾听。

“哦?愿闻其详?”许牧挑眉道。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指向城外归去的民众,言道:“主君废除农税,重新点燃了这群民众的希望,有了希望,他们定当全力以赴耕作,所耕皆归己有,积极性自是高涨,不出数月,民富指日可待!古云,藏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散,主君此举,无疑将万民城的统治根基固若金汤。”

“论治国理民,主君深谋远虑,不论是万民广场的建造,还是授田分地、借贷种子,皆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臣实难望其项背。”

言毕,房玄龄再次向许牧拜倒。

杨广听后,脸上闪过一丝疑惑,这还跟我那万民广场有关?这几日,万民广场二层已竣工。

然而偌大的万民广场,目前仅有一间盐铺开张。

房玄龄如此一说,许牧却大笑反问:“那你倒说说,万民广场与之又有何关联?”

房玄龄深知,主君是在考校自己,稍作思索后拱手答道:“万民广场,商家汇聚之所,民众种植所余,自需出售,换取银钱。主君预建万民广场,一层设诸多摊位,正为此等民众所备。民富则商通,商通则国强,财源广进,国亦随之更富。”

前提是那百分之十五的商业税……商贾们能欣然接受。

对此,房玄龄心中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然而主君却显得信心满满……

听完房玄龄的解释,许牧连连点头。

老房同志果然是宰辅之材,仅昨日一番关于农税和商税的谈话,他就能联想到如此多层面。

“有老房相助,真可谓如虎添翼。”许牧点头,不由感慨。

房玄龄连忙谦逊道:“主君治民之策深邃博大,臣学识浅薄,尚需不断学习精进。”

杨广:“……”

他全程旁听二人相互赞许,作为帝王,亲眼见到许牧的治民手段,竟也感到几分道理。

废除农税,此举实在离经叛道,是非对错,他心中无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