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把信件看了又看,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心里十分感动。于是,他派候官始成去项羽的军营请求和解。项羽一听,猛地一拍桌子,大发雷霆道:
“章邯杀了我的叔父,这笔仇我还没报呢!我正打算砍下章邯的脑袋来祭奠我的叔父,他居然还敢派人来请求和解?我本来应该先把你斩了,但现在先暂且留你一命,让你回去告诉章邯,让他赶紧来送死,这样我还可以考虑赦免他手下的全军!”
说完,项羽命令手下的人把始成赶出了军营。始成跌跌撞撞地跑回来向章邯报告,章邯听后,心里的忧愁又多了几分。正当章邯感到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侦察骑兵进来报告说:
“楚军已经渡过三户津,由蒲将军亲自带领,看样子是打算来攻打我们的军营。”
章邯一听,连忙说道:
“绝对不能让他们逼近我们的军营!”
一边说着,一边立刻下令派遣一支小部队出去拦截。才过了半天时间,就有败兵跑回来报告:
“楚军非常勇猛,我们的军队抵挡不住他们,只好撤退回来,请主帅赶快派兵增援。”
章邯心里盘算着,如果项羽不主动来攻,或许我们还能应付得来,不如我自己带兵去迎战算了。于是,他迅速穿戴好盔甲,骑上马,指挥着军队直接向前进发。刚到汗水河边,就遇到了楚军。双方都没有多说什么,立刻就展开了战斗,大约打了一到两个小时,还是难分高下。突然之间,楚军后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喊叫声和喧闹的鼓角声,原来是项羽亲自率领着大批人马杀了过来。这段描述真是生动极了,仿佛让人能听到战场上的声音,看到激烈的战斗场面。章邯心里一慌,秦军士兵也变得更加害怕,开始纷纷后退。就在这紧要关头,楚军迅速突破了战线,冲垮了秦军的防线。秦军顿时陷入混乱,士兵们四处逃散;章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立刻调转马头逃跑。好不容易逃回了自己的营地,却发现已经损失了大量的士兵。还好楚军只追了几里路就停了下来,章邯这才得以慢慢收拢那些逃散的士兵,勉强守住了大本营。
到了这个地步,章邯已经走投无路了。这时,都尉董翳又劝章邯向楚军投降。章邯皱着眉头说:
“项羽记恨着以前的仇,不肯接受我们的投降,这可怎么办呢?”
董翳建议道:
“可以让司马欣前去,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于是,章邯把司马欣叫来,让他带着投降书去楚军那里。司马欣竟然没有推辞,拿了书信就出发了。没过多久,司马欣就回来报告,说项羽已经同意接受投降,不再计较以前的恩怨了。各位读者,你们知道为什么司马欣一到楚军营地,一说就成功了吗?原因是司马欣曾经担任过栎阳的狱掾,在那时他救过项梁一命,所以和项氏家族有深厚的交情。在之前的故事中,我也已经提到过这件事。这次司马欣去见项羽,就把以前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劝项羽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项羽一开始还是不愿意立刻答应,但范增在旁边劝说他,指出当前军队人数众多而粮食储备不足,难以长期支撑,因此接受章邯的投降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项羽听了范增的话后,才答应了司马欣的请求,并与他约定不会伤害章邯。虽然这样做难免让项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的叔父。于是,章邯与司马欣、董翳等人一起来到洹水的南岸,等候项羽的到来,他们脱下盔甲,表示愿意投降。
当章邯等人到达洹水的南边,准备向项羽投降时,项羽已经带着他的众多将士以及各国的军队将领,威风凛凛地赶到了。他们的旗帜整齐有序,武器装备闪闪发光,显得异常威武。到达洹水的南边后,他们才在一处停了下来。洹水的南边位于安阳县的北面,这里曾是商朝盘庚迁都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殷墟。当章邯等人看到项羽到来时,他们急忙下马,恭敬地跪在道路旁边。项羽传令让他们不必行礼后,章邯等人才站起身来,说道:
“我作为秦朝的臣子,原本是想一心效忠秦朝的。但是无奈赵高独揽大权,秦二世又听信谗言,秦朝的灭亡已经迫在眉睫,我不能和它一起灭亡。现在仰仗将军的神勇威猛,战无不胜,您这次行动是为了铲除暴政、安抚百姓,进入关中称王,除了将军您,还有谁能做到呢?我其实早就想选择一位贤明的君主来辅佐了,只是之前因为不顾个人安危、不考虑个人私利,触犯了将军您,我知道自己犯下了罪行,所以不敢轻易来投降。现在蒙受将军您的宽宏大量和原谅,这恩情对我来说如同重生一般,我发誓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将军您效力,来报答您的深厚恩情。”
说到这里,章邯已经情绪激动,声音中带着呜咽,甚至流下了眼泪(可能也包含了一丝羞愧)。项羽见状,连忙出声安慰他说:
“你也别太往心里去,既然你已经明白要离开暴政、效忠正义,那么我也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耽误了大事;如果我们能借此机会共同灭掉秦朝,那么富贵荣耀我们一起分享,我项羽说话算话,决不食言。”
章邯听后,连忙跪拜感谢,秦朝的将士们也都纷纷磕头,表示感激和归顺。等项羽把投降的秦军将士都登记完毕后,他们才敢站起身来。接着,项羽就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让他统领那二十多万秦兵作为先锋部队。同时,他还封章邯为雍王,但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军营中。项羽这样做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已经不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了。他自己则率领着楚军以及各国的将士,大约有四十万人,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这使得关中地区大为震惊。
还有一位先行出发的沛公(刘邦),已经一路向西挺进,进展得非常顺利,直接指向了秦国的关中地区。说起来,他这一路上也有不少精彩的故事。自从沛公率军经过昌邑时,昌邑的守将坚守城池不肯投降,沛公只好亲自督战,指挥军队进行强攻。就在这时,昌邑当地人彭越带领着一群人来拜见沛公,沛公非常高兴,立刻命令彭越加入攻城队伍。但是,城上的守军防守严密,箭矢和石块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反而导致几百名攻城的士兵受伤。沛公见状,立即下令停止攻城,并与彭越一起商讨其他的攻城策略。
彭越,小名叫仲,以前是在巨鹿泽里以捕鱼为生的。他的力气非常大,超过了普通人,因此在泽中的年轻人里,他被大家推举为渔长,也就是捕鱼队伍的领头人。后来,陈胜发起了起义,项梁也随后起兵,整个天下都陷入了动荡之中,人们纷纷起来反抗秦朝。彭越的同伙们也想趁机起义,劝彭越占据一块地方自立为王。但是彭越却不肯轻易行动,他说现在就像有两条龙正在争斗,局势还不明朗,我们最好先等一下,看看形势再决定。就这样,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这一年里,巨鹿泽中又有一百多个年轻人来找彭越,他们坚持要推举彭越为首领,并且定下了起义的日期。彭越实在无法再推辞了,于是和这些年轻人约定,在第二天早上集合商量事情,如果谁迟到就按照军法处置,斩首示众。这些年轻人听后都答应了一声,然后就离开了。到了第二天,彭越早早地就起床了,等待着大家的到来。年轻人们有的先到,有的后到,但是最后到的那个人竟然迟到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中午才到。彭越一脸怒色地说道:
“我本来就不想当你们的老大,但你们非要根据年龄推举我,既然一定要我当这个老大,那就应该听我的。昨天我和你们约好了,日出时分集合商量事情,现在都快到中午了,迟到的人加起来有十多个。按理说,都应该按军法处置,斩首示众,但考虑到人数太多,不能都杀,所以只把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以此来警告大家。”
那些年轻人没等彭越说完,就都笑着回答道:
“何必这么严重呢!我们以后会遵守约定的。”
没想到彭越已经下令给手下的人,把最后一个迟到的年轻人拉出去,直接砍成了两段。接着,他又设起祭坛来祭神,并把那颗人头悬挂起来示众,真是令人胆寒,就像是个下凡的杀神一样。其他的年轻人看到这一幕,都被吓得心惊胆战,再也不敢违抗彭越的命令了。于是,彭越开始四处招集那些零散的士兵,很快就聚集了一千多人。当他听说沛公(刘邦)要路过这里时,就带着这些人前来助战。
沛公(刘邦)发现昌邑这座城池很难攻下,就打算改变行军路线继续前进,于是他和彭越商量此事。彭越认为,如果改道从高阳进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沛公和彭越道别,约定以后有机会再相见,然后他就亲自率领部队直接向高阳进发了。这里提到彭越的事情,是为了给后文中他被封为王的情节做铺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