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犯下糊涂。而秦始皇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很可能是因为他对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渴望过于强烈,以至于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判断力,没有过多地思考卢生的话是否可信,就盲目地相信了,从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自从秦始皇开始迷信那些邪门歪道的言论后,他在咸阳附近的两百里范围内,大肆兴建了二百多所宫殿和道观。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在这些宫殿和道观之间建造复道和甬道,将它们前后连接起来,并且在左右两侧设置遮蔽物,以免他在游行时被人看见,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同时,秦始皇还下令在各个宫殿和道观内设置帷帐,安放钟鼓,让妃子宫女们居住其中,并且配备了所有他所需的御用物品,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来娱乐的,都一应俱全。这样一来,秦始皇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今天到这个宫殿,明天到那个宫殿。每当他进入一个新的宫殿,就会有准备好的美食和华丽服饰,还有美酒佳人相伴,让他享受无尽的奢华和欢乐。这些来自各地的美女,有宋国的、齐国的、姜国的,还有吴国的姬女和赵国的佳丽,她们被选入阿房宫中,专门负责以美貌取悦皇帝。她们被打扮得整整齐齐,身姿轻盈曼妙,就像是等待着楚襄王再次梦会巫山神女一般,期待着皇帝能来与她们共度美好时光。其中有些女子比较幸运,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对她们来说,这辈子也算是没有白活,毕竟能享受到皇帝的恩泽。但这种机会却并不多,可能一年才有那么一次,就像是牛郎织女只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一样,短暂而珍贵。然而,还有一半的女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们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皇帝的光临,只能在这深宫之中度过漫长而寂寞的岁月。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们只能独自面对这空旷的宫殿和凄凉的夜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期盼和失落。后来,有个名叫杜牧的文人创作了一篇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其中有几段话这样描述道:那些来自各地的妃嫔、媵妾、宫女,以及王侯贵族的子女们,纷纷辞别了自己豪华的楼阁宫殿,乘坐着华丽的马车,远道而来到了秦国。一到秦国,她们便成为了秦宫的一部分,日日夜夜都在歌唱舞蹈,为秦国的宫廷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欢愉。每当夜幕降临,天空中星星点点,那其实是宫女们纷纷打开梳妆镜,镜子反射出的光芒如同点点繁星,闪烁不已。而清晨时分,她们则梳理着乌黑浓密、如同绿云般的秀发,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由于宫女众多,她们洗脸、梳妆时丢弃的脂粉水,竟然让渭河的水面都泛起了油腻。在宫中,还常常焚烧着椒兰等香料,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整个宫殿都笼罩在一片朦胧而神秘的气氛中。突然,一声雷霆般的巨响打破了宁静,那是皇帝的车队经过,车轮滚动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但很快就消失在远方,让人不知道它们究竟驶向了哪里。这些宫女们,每一个都拥有着令人羡慕的肌肤和容颜,她们尽力打扮自己,展现出最美的姿态。她们常常静静地站立着,远远地眺望着,心中充满了期盼,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然而,命运却对她们并不公平,有的人甚至等了整整三十六年,都未能如愿以偿地见到皇帝一面。这篇赋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宫女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皇宫内部充满了心怀不满的女子,而宫外则有许多因找不到伴侣而感到苦闷的男子。对于一个新兴的朝代来说,这样的社会现象实在是不应该出现的!然而,秦始皇却对此执迷不悟,他整日里在宫中秘密出行,不让任何人知道他的行踪。他还严格命令侍从人员,绝对不能泄露他的行踪,一旦有人违抗命令,就会立即被处死。侍从们自然是严格遵守秦始皇的命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过,秦始皇毕竟是开国君主,他与普通人终究是不同的。尽管他沉迷于宫中的享乐,但他并没有完全荒废国事。他仍然会照常批阅来自朝廷内外的奏章和公文,处理国家大事。同时,对于那些在修建宫殿过程中表现出色、劳绩可嘉的工匠和役夫,秦始皇也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赏。他会下令将他们迁移到骊邑或云阳等地居住,并免除他们十年的徭役和赋税,以此来表彰他们的贡献和忠诚。在骊邑的范围内,总共有三万户家庭被迁移过来居住;而在云阳的区域内,则有五万户家庭被安排迁居至此。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下令在东海边的朐县地界内,树立了一块石碑作为标记,并亲自在上面刻写了“东门”二字。他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皇威已经遍布四方,帝王的恩德也是无穷无尽的。然而,秦始皇并不了解百姓们真正的想法。其实,百姓们都非常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不愿意背井离乡、重复迁移。尽管他们因为迁移而获得了十年的免役特权,但心中的怨言仍然多于感激之情,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秦始皇又怎么会知道百姓们的这些心声呢?他只觉得自己的话就是命令,无人敢违抗,这让他感到十分满足和快乐。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权威和权力之中,没有意识到百姓们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有一天,秦始皇在梁山宫游玩时,他登上了山顶,向下望去。突然,他看见山脚下有一队人马经过,前面有武士开路,大声吆喝,后面跟着穿着黑色官服的官吏,整个队伍人数众多,估计不少于一千人。在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间,坐着一位穿着宽袍大袖、非常华丽的人物,但他被一顶用羽毛装饰的伞盖遮住了脸,所以秦始皇无法看清他的真实面目。这一幕让秦始皇心中感到十分惊疑,他转过头来问身边的侍从:

“这是谁在经过?怎么有这么大的威风?”

侍从们连忙仔细看了看,然后才根据他们所见到的实际情况向秦始皇禀报。然而,就是这一句答词,让秦始皇再次产生了猜疑和不满,他对这位经过的人物产生了疑虑。

在梁山脚下经过的那位高官,原来是丞相李斯。秦始皇身边的侍从如实地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秦始皇,而秦始皇听后,却冷冷地说了一句:

“丞相的车马队伍,竟然有这么大的排场和威风吗?”

这句话里,明显透露出他的不满和愤怒。站在一旁的侍从们,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始皇的情绪变化,于是有人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斯。李斯一听,大吃一惊,心里非常紧张。从那以后,他每次外出办事,都特意减少了随行的车马和侍从,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然而,秦始皇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又看到了李斯出行的情景。他看到李斯的车队规模减小了许多,心中更加疑惑和不满。于是,他下令将前日在梁山宫时在场的所有侍从都召集起来,严厉地质问他们,为何会将自己的话泄露给李斯。侍从们哪里敢承认这样的事情,他们纷纷狡辩推诿,企图蒙混过关。但这样的行为却更加激怒了秦始皇。他愤怒地命令武士进来,将这些侍从们一一捆绑起来,全部斩首示众。这冤屈和残酷的程度真是到了极点,让在场的人都吓得浑身发抖,他们彼此告诫,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再多嘴了。卢生因为多次欺骗秦始皇,心里自然感到心虚和不安。于是,他私下里找到韩国来的客人侯生,两人商量说:

“秦始皇这个人,性格刚烈暴躁,自以为是,聪明且自负。他幸运地统一了天下,现在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从古到今无人能及。虽然他身边有七千名博士,但那些人在他眼里不过是充数的,领领俸禄而已,他根本不会真正信任和重用他们。丞相和其他大臣也都只能唯命是从,没有人敢进谏。更糟糕的是,他还喜欢滥用刑罚,偏爱重用掌管刑狱的官吏,导致天下人都害怕犯罪,只想避开灾祸,连走路都小心翼翼。我们虽然最近受到他的宠信,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秦国的法律严酷无情,不容许有任何欺骗,一旦事情败露就会丧命。那所谓的仙药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呢?我也不愿意再为这虚无缥缈的仙药去冒险了,不如趁早找机会离开,免得将来遭受灾祸。”

这话真是说得既狡猾又刁钻。侯生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两人便趁机悄悄地逃走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