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需和诸位先生以及女婿们商讨出对策才行。”
现在白文选等人都是身居要职的满清大员。
这些聚集在昆明城中的西营将领们。
最次的一人也是总兵之职。
这么多总兵大员擅离驻地。
按照大清律法吴三桂可以直接当成谋逆处理了。
而这些西营将士聚在一起的目的。
吴三桂也不难猜到。
无非就是想要劝说自己的造反嘛。
对此吴三桂自然是嗤之以鼻,甚至是深恶痛绝的。
毕竟他是小富即安的性子。
现在西南初定,吴三桂永镇云南又兼管贵州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清廷每年又拨给他几百万的军饷花。
这地盘、银子、地位全都有了。
吴三桂又干嘛要造反呢?
造反成功,他只不过是身上多加了一身黄袍。
可造反失败,吴三桂可是要被诛九族的!
所以戎马一生的平西王现在是真的想要在云南歇一歇。
好好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啊!
然而无论白文选这些西营降将,还是他的谋士、女婿们都动辄劝其起兵。
这在吴三桂看来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吴三桂也是屡屡拒绝。
而今湖广有事,白文选这些降将又聚集在一起。
吴三桂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些西营降将要干什么事情。
还不是想联手劝他起兵?
所以不想造反的吴三桂现在也是气愤无比啊。
他老人家每年从清廷要来几百万的军饷养着这帮西营降将。
结果这些人却屡屡劝他造反。
这不是再和领导对着干吗?
可是即便如此吴三桂也无计可施。
原因无他,西营降将的实力太强了!
早在十几年前。
在孙可望的经营下大西军便扩充到了二十万人以上。
这种级别的兵力足以和整个满清分庭抗礼。
而到现在,虽然西营将士死的死、散的散。
可在吴三桂的招抚下依旧在大批西营将士归附于他。
在西历1659年,顺治十六年,云南绿营初设之时。
按照满清给的绿营编制,仅仅在云南一地便有六万五千五百名绿营兵。
而这些新设置的云南绿营几乎是清一色的西营兵马。
正如满清内部所说:盖云南之兵,皆系孙可望旧人,非随征员也。此被在明朝为积贼,在逆藩为叛党……
云南的六万多绿营几乎全是西营降兵。
如在再加上在四川投降吴三桂的狄三品、陈建、龙海阳、杜子香、王有德等人。
早在四年前,吴三桂麾下便有八万以上的西营降兵。
这还是仅仅是西历1659年的规模。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之后的两三年间又有大批西营兵将在绝望之下从雨林中走出投奔了吴三桂。
其中更是包括白文选这个重量级别的人物。
这就导致吴三桂麾下的西营降兵数量进一步的扩大。
到了现在早已经是在十万以上!
此时的吴三桂手握十万西营降兵。
但他的嫡系兵马又有多少呢?
按照满清给他的编制。
平西王藩下,设牛录五十三个,每牛录二百甲兵。
吴三桂手中一共有一万零六百名官甲。
这是清廷给他的八旗兵编制。
当然除了这一万零六百名八旗兵外。
清廷又配属给他绿营精锐一万两千人。
也就说是吴三桂直属的老本精锐按照编制只有区区两万两千六百人!
即便这些老本精锐的家眷们在漫长的征战中又抚养了大批男丁成年。
让吴三桂不但能补齐自己的编制。
更能以藩下的余丁训练成军。
从而得到了五六千人的余丁军队。
可就算加上这几千人。
吴三桂的老本也不到区区三万人而已!
三万老本要去镇住十万降兵?
而且这十万降兵还是久经沙场的西营兵将。
就吴三桂自己的这点实力哪里能在云南镇住场子,威福自操啊!
所以自打西营降兵投降以来。
吴三桂那可是和白文选这些人打成一片的。
毕竟这帮西营祖宗们吴三桂是真得罪不起!
要是不把这些西营祖宗们伺候好了。
就凭白文选这些人的实力。
云南一旦有变,十万西营降兵作乱。
就吴三桂手底下的三万人哪里能打得过啊!
于是乎,对于白文选等人的种种表现。
即便吴三桂颇为不满但也只能忍着。
毕竟这帮西营祖宗不但吴三桂得供着。
满清朝廷也得供着啊!
正如满清内部批判这十万西营降兵所说的一样。
清廷对白文选等人的十万西营余部也是憋屈无比。
因为这些西营降兵非但不能为清廷所用。
反而要满清每年掏几百万两银子养着。
甚至在三年前。
为了养活这十万张嘴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数万匹马骡。
清廷不得不顶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拨给吴三桂九百万余万的军饷。
用来给西营将士们吃饭。
而满清一年的岁入不过区区一千八百万。
即便在节衣缩食,除去各种开销后。
清廷当年的结余仍旧满足不了吴三桂的军饷开销。
顺治帝甚至不得不加征赋税才能养得活西营的这十万兵马。
这种情况也让大批满清官员哀叹:竭天下正赋,不足为一省之用!
但是在西营的实力面前顺治帝即便再不满也没办法。
因为西南的这十万西营祖宗如果清廷不养着。
那么西南战事再起,满清要花的钱可不止这区区几百万了。
要知道在满清三路进兵西南之时。
为了筹措十几万大军数千里远征的粮饷。
清廷砸锅卖铁,每年花费了超过三千万的军饷!
吴三桂等人仅仅在西南征战一年多。
清廷的财政便已经濒临崩溃。
为了节省每年三千多万两开支。
顺治帝也只能捏着拨给吴三桂九百万让他在云南诏安。
这才能暂时平息西南的战事让满清主力得以撤离云南。
也就是说满清其实是没有实力彻底剿灭西营的。
毕竟每年三千多万两的军费开支。
西营虽然在雨林中艰难。
可满清要是再拖个一两年。
顺治和孝庄就算是出去卖肉也根本无法挽救财政。
所以在权衡之下。
清廷既然做不到每年花费三千万两的军饷彻底剿灭西营。
那么就只能每年拨给吴三桂几百万养着西营了!
所谓统战价值,莫过于此啊!
就白文选这些人的十万精锐。
在西南哪怕是清廷都得当祖宗一样供着。
现在就更别提吴三桂了。
所以即便知道白文选这些人想要造反。
吴三桂也只能睁一只闭一只眼了好言安抚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