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家华去找三哥,两家离不远一百多米就到了。三哥正在抛光米板,然后把加工好的木材给一般他师傅李建设打家具,从中赚点辛苦钱。
三哥李宏福,今年三十二岁,一张国字脸,五官端正,双眼皮,身高173厘米左右,中等身材,皮肤有点黑,不得不说爷爷李绍林的基因好,长的都不错,身高也可以。
三哥现在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就是大侄子家华,大名李家华,今年十二岁。
二儿子李家信,现在读三年级,今年十岁,女儿李嘉莉,今年六岁还没有读书。”
“三哥,我有事找你商量来了。”
三哥手里正在干着木工活,一边说道:“老九,有什么事你就说,我们是亲兄弟,不要这么客气。”
“三哥,那就直说了,你是不是不让嘉华读书了。”
三哥手里的活也不停,也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的:“是啊,小学毕业就可以了,
老九你不也是小学毕业吗!有什么问题。”
有些贫穷落后的地方,为什么富不起来了,除了地理位置,思想观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外面的信息反应迟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现在他问三哥知不知道高考已经恢复两年了,三哥首先的反应肯定是:高考是什么东西。”
这就典型小农意识,只关心自己的事,有工就上工挣工分,没有工上就打打家具什么的,对外面的信息漠不关心。
他对说服三哥的方案是以利诱之,对小农有思想的人,要实实在在的有利益的东西,他们才会关心、才会在乎。
“三哥,你糊涂啊。家华现在书读不错,你怎么不给他读初中了,”
读完初中就可以考中专了,中专再读几年,出来就不用和你一样当农民了,可以到城里当干部吃商品粮去了。
你这不是糊涂啊,丢了老母鸡捡鸡蛋,简直糊涂透顶啊。”
他其实也有点唬三哥,这个年头考中专是真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高中就容易很多。
把三哥唬住先投资三年,等家华初中毕业考不上中专,能考上高中也是好的。三哥已经投资了三年,要是不想亏本,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投资了。
“老九,还有这等好事,我怎么不知道,你不能开三哥的玩笑啊”
“三哥,你知道啥,就知道干活,我从知青那里听来的,我和知青关系好,你不是不知道,我怎么会骗你。
三哥,你明天带着家华去找老师问一下,看看我有没有骗你,如果没有,大哥你继续让家华读书,如果我骗你,你直接带家华回来。”
“好,老九,这次三哥相信你。”
“三哥你先忙,我先走了,明天记得带家华去学校。”
说完,李宏武抬脚就走了,顺便把旁边的家华叫走。他回到自己家院子,对跟过来的家华嘱咐道:“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拿出五毛钱给家华,让他买点学习用具。”
家华第一次拿到五毛钱,十分开心:“谢谢满叔,我一定会努力读书的。”
“家华,那你回去看看书,如果明天你爸没有带你去学校,你来找满叔。”
家华点点头就回去了,这个年头五毛钱可以不算少了,对于小孩买点学习用具足够了,应该还可以剩下不少。
李宏武这次帮侄子家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个家族想要兴旺发达起来,必须要读书人越多越好,出人才的概率才会高,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学习好的侄子侄女,他能帮的,他都会尽量帮一把。
他找时间要跟师傅商量一下教育的问题,李村的父母极为不重视教育,听说是从父亲那一代人开始的。以前爷爷那一代人对教育十分重视,而且十分热衷做官,听说建国前李村出了不少当官的人,不过都是在旧时代当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