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深得贾赦赞赏,贾政也无话可说。
贾琏见旁下只有凤姐和平儿,便从衣服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递予凤姐道:“你舍不得的这几样,我都给你捡出来了。”
凤姐打开布包一看,里面之物正是母亲当年常佩戴的饰物,睹物思人,不觉眼圈儿一红:“还算你有点良心,我一急倒是把这事给忘了。”
又问道:“嫁妆拢共卖了多少?”
贾琏笑道:“真真的奇了,各家当铺听说我们卖的是嫁妆,价钱不仅给得足,还问我们差多少,最后差的那几万都给我们补上了。”
凤姐道:“卖了八十万?”
贾琏点了点头:“不多不少,正好八十万。”
凤姐道:“这里面有文章。”
说着,又低声道:“恐怕又是王卓的手段。”
贾琏一脸疑惑:“他这是何苦,这不是白白撒钱,让别人赚吗?”
凤姐啐道:“你是真真的不开窍,你看他下的聘礼,当初我们谁不认为赚大了。现在你再看,还赚吗?”
贾琏沉吟道:“赚还是赚了一些,宝玉娶亲用的钱并那些没法发卖的古玩、玉器,都是赚的。”
凤姐又啐了一口道:“真真的不开窍,那些古玩、玉器没法发卖,且都带有王卓的标记,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贾琏恍然大悟道:“你是说,这些东西以后会物归原主?”
凤姐点了点头:“虽然我不知道王卓究竟有啥计谋,但你听好了,不管以后两个老爷是什么态度,你死也要站在王卓一边。”
贾琏道:“这事不用你说我也知道,现在先把银子送过去才是要紧。”
随后,两人来到贾母这边,将发卖嫁妆的经过,详细与众人说了一遍。
凤姐又说要把多出来的钱退给大家。
闻言,贾政道:“多出来的四万便不用退了,家里一应事务,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不能让府里没钱。”
说完,就拿着银票和贾赦、贾琏出去了。
而门外,早有林之孝并一众小厮押着银钱等候。
………
王府。
安和堂。
王卓、黛玉正在用午膳。
这时,一小厮来报:“公子,荣国府把姑娘的钱送来了。”
王卓已从黛玉口中得知荣国府两次拜访的经过,点了点头道:“回他们,我用完膳便出来。”
黛玉两弯罥烟眉微微一皱,不明白荣国府为何这么快便将她的钱送来了。
更不明白为何王卓听到这事,感觉稀松平常,好像早就知道一样。
而王卓为什么会娶她更是个谜团,只是现在还不是问的时候,或许永远都不必问。
因从这些天的相处来看,王卓从不过问她的决定,更不会干涉,给了她绝对的信任和自由。
而不是让她以王卓为纲,凡事由他说了算。
所以,黛玉便知王卓要的是双方绝对信任,互相支持。
王卓用完膳,来到门外,见到一脸焦急的贾政、贾赦并贾琏三人,王卓冷淡道:“听说,你们昨晚来找了我两次,有什么要紧的事?”
贾政见王卓气色如常,压根不像得过病的样子,又因王卓不按照礼制请他们进府说话,便知王卓是诚心不待见他们。
于是,开门见山,希望博得一些好感:“卓公子,这是黛玉的银子,我们给你送来了。”
说着,一面将银票递与王卓,一面道:“另外,我母亲危在旦夕,听闻公子府上有四大神医,求求你,救救我母亲。”
王卓接过银票,面无表情道:“按理说,昨日你们那般待我,我不应该帮你才是。”
“但黛玉常给我提起,老太太待她很好,我不帮你,反倒让她落了个忘恩负义、不孝的骂名。”
说着,又对身旁的小厮道:“这种事,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通报。”
其中一小厮道:“因公子昨晚醉得不省人事,还吐了血,姑娘体恤公子,不让外人打扰,遂小的们自作主张,没让他们说事,便把他们都打发了。”
王卓淡淡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事,脑子灵活些,别一根筋,快去请四位神医,请他们随贾大人去救姑娘外祖母。”
闻言,贾政、贾赦、贾琏连声道谢。
王卓淡淡道:“不必谢我,我只是替黛玉还老太太的恩情罢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独留三人在门外焦急等候。
好在不一会儿,四位神医便出来与他们一同前去。
三人刚走没多久,便有一宫里的小太监前来传话:“卓公子,戴公公让我带话与你,正酉时分,老地方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