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两地相距近千里,路途艰险,关隘众多,可待你修为至凝气圆满后再上路。”
“另外,你我并非师徒,以道友相称即可!若有外人问起,只道是无名修士,见你身负灵根,引你踏上仙途便是了。”
接下来的几日,周祎一边观察付红雪的精神状况,一边细致地指点其修行。
见她心性坚定且进步神速,自觉已无需多留,便选了个后半夜,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临走前,他叫来付家众人,叮嘱道:
“切记,这世道凶险万分!人面兽心、欺世盗名之徒遍地,出门在外,定要多个心眼。若遇上强敌,能避则避;避不可避,再求智取;无计智取,再以力自保。”
说罢,周祎便背起药箱,拄着“妙手回春”的竹竿儿,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踱着步朝着门外走去。
然而,一离开众人的视线,他就躲到了巷子的阴影里,换了身儿武夫的土褐色粗布短袍,朝着镇外飞奔而去,完全没有刚才那般“仙师”的体面和端庄。
一路上,他上翘的嘴角根本就压不下来,还不时得意地窃笑。
毕竟,这一回,他自己也算得了个大“便宜”,居然碰巧打通了自己无法“御气”的关隘。
还是老祖宗说得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许“不经意”的善举背后,就藏着大机缘。
整整一天一夜的不眠不休后,他终于在深山老林中找到了一座无人的地穴。
点上蜡烛、摆好铜镜、取出工具,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照着《医术秘要》的记载,隔开了自己的头皮,揭开了自己的天灵盖。
然而,他并没有在自己的前额叶上,看到任何不寻常的凸起;只是发现,自己大脑的沟壑似乎变得更深,脑组织也似乎变得更厚了。
难道,是因为地球人体质的差异?!
他不知道,也没法儿知道,只能赶紧合上头骨,盖上头皮,再让“纳米机器人”们尽快地“缝合”切口。
小半盏茶的功夫后,周祎的脑袋便恢复如初,接着,便开始操练起自己心心念念的功法来。
不知过了多少天,折腾到一身恶臭,他总算可以勉强使出那五行(金木水火土)四象(风雨雷电)之术了。
首先,是最熟悉的“御火术”:尽管还只能让巴掌大小的火球,在空中打转;但是,比起直来直往不能拐弯儿的“火云掌”,还是不知强了多少倍。
其次是“寒冰诀”:周祎基于空调压缩机的原理,借助体内的“纳米机器人”和肉蛊虫,将目标位置的热量,进行吸收和转移。
经过反复的摸索,他竟实现了急速的冰冻,并造出了足够锋利的冰锥,以及足够坚硬的冰球。
再是“御气”“御物”“御风”“引雷”和“剑气”:本质上,都是通过驾驭“灵气”,来操控和引动身外之物,均是易懂难精。
“御气”,总算能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那样儿,以拳脚指勾掌等套路隔空伤人。
“御物”,总算摸索出隔空取物之法,能勉勉强强地隔空摆弄丹药法宝、器具书册,以及凝出的冰锥冰球。
“御风”和“剑气”,他最多唤出一把巴掌大小的幽蓝飞剑,缠绕上一圈儿刀风,在空中七弯八绕。
周祎估摸着,这玩意儿可能都没法击破筑基修士的护体“罡气”。
而“引雷”:不论是将自己的生物电放大,还是试图利用“纳米机器人”,在手掌处“搭建”微型的发生器,所制造的电弧,大小甚至还不如打火机点火器。
同时,周祎的大脑已经可以直接感受到细微的“灵气”波动,能够像雷达一样探察外界的风吹草动,尽管所及尚不足百米。
但是,他终究还是有了“神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