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和一路上依旧坚持让大家将水烧开了再喝。
如果等不及的,他也给他们发了矿泉水。
这个年代,他可不敢让大家喝生水。
万一感染了吸血虫或者其他寄生虫,他可一点办法都没有。
经过三天的跋涉,终于抵达了此次的目的地:颍川。
这次他让粉丝们帮忙查清楚了目标的年龄。
目前可以用的有戏志才(20岁)、荀彧(19岁)、荀攸(25岁)。
郭嘉、徐庶年龄也都还小,不超过15岁。
都还是毛头小伙子,实在没法用。
戏志才自己或许还能招揽一下。
荀彧、荀攸自己还真没什么把握。
或许以后要将豫州控制在手里,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颍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才的?
带着这个疑问。
刘和真正来到颍川才明白。
这里讲学的人实在太多了。
仅仅在颍川外围,他就看到了四个学馆。
刘和让赵云去打探。
这些学馆有讲律法的、有讲易的、有讲《左氏春秋》的。
小的学馆几百人。
大的学馆据说有上千人。
看得刘和目瞪口呆。
好家伙,这简直就是汉代的大学城!
附近的酒肆、小吃、纸笔、文玩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算得上各个大学的堕落一条街了。
感觉这种情况,在每个大学附近都存在。
现在回到两千年前,也是一样!
真是离谱。
只能说这种东西就是人性!
而当他真正来到颍川城。
他这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里讲学情况。
一个叫张兴的人,在这里讲《梁邱易》。
招揽的学生居然有上万人。
这家伙的学馆占地两千多亩。
讲学的课堂就有二十多个。
不过这里和现在的教学不一样。
张兴的核心弟子只有十几个。
他给这些学生讲。
然后这些学生再去带其他人。
徒孙之中有厉害的,也会升格为教习,再带其他人。
没办法,这个时代没有扩音器。
一个老师能带三十多个人就已经是极限了。
上万人,很多新人都是徒孙的弟子在带入门知识。
学的好,才可以去旁听徒孙的讲学。
这个时候还不算弟子,只能听课,没资格提问。
老师也不会管你的课业。
定期还有测试。
考得好才能升格为徒孙的正式弟子。
这样才有资格去旁听上一级的讲课内容。
除了这家最大的。
还有讲诗律的,竟然也有上千人。
不过只要你有钱,时间跟得上,你甚至可以报多个学馆。
每家教授的内容都不一样。
看得刘和眼花缭乱。
关羽看到这种景象,也颇为惊叹:
“颍川文风之盛,简直出乎我的想象!”
赵云对此也颇为认同。
刘和却叹了一口气说道:
“可惜啊!大汉疆域如此广大。”
“竟然只有颍川有这样的盛况!”
“如果到处都能如同颍川这样,只怕大汉还能再兴盛几百年!”
看着这里络绎不绝的商队、川流不息的人群。
有来游学的、有来务工的、有来售卖货物的。
颍川这是依靠学馆,将整个城的经济都拉起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