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俭和长子郑文杰站在船头,望着来来往往的船只,谈论着家中未来的安排。
“为父已托你世伯在江宁谋一实缺,朝廷公文一到,你就要走。所以到家后,先把行礼收拾收拾,莫到最后又手忙脚乱。”
郑文杰毕恭毕敬一躬:“父亲放心,孩儿回去就将要带的规整好,不会耽误行程。”
他知道,为能让自己有个好位置,家里这次是下了血本。
郑俭点头继续叮嘱:“你能这么想,为父就安心了。既去上任,家眷必定同行,为父还备了另外三万两银子。到那边先置办宅子,招几个下人,剩下的你看情况,上上下下也需要打点。”
郑文杰一惊,给自己这么多银子,家里营生肯定要拆东墙补西墙。
“这次为孩儿补缺,家里花费不少,就不要带那么多了吧?”
郑俭欣慰点点头,自己这儿子虽不是惊世之才,好在读书刻苦,没什么不良嗜好,对长辈恭敬有加。
虽不圆通,但也算守礼遵法,慢慢总能混个知县,若有好机遇,太守也有可能。
顾念及此,郑俭郑重看向儿子:“这样安排自有道理,你先站稳脚跟,一大家子,日后都要去投奔你的。”
“父亲……”
郑俭抬手压了压:“芸儿迟早嫁人,家里营生也要还给族里,为父得早做打算。这些事讲给你,你就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家里您经营这么多年的家业,您也舍得?”
郑文杰可是知道自己父亲对这份家业有多重视。
“哎,没办法。为父是有些不舍,但是……”
郑俭凝重的看向儿子:“这次贺寿你也看到,没靠山什么都是浮云,有靠山想做什么都可以。”
郑文杰点头若有所思,郑钧寿宴上,受其庇佑的商家如鱼得水,溢美之词源源不绝,拍马屁拍到让旁观者都汗颜的地步。
但这就是现实,有官家庇佑人家的生意就是蒸蒸日上,你想家里的生意好,就得找个人做靠山。
“等你站稳,为父举家前往江宁,不说疏通关节,为你指点迷津还是可以的。”
郑文杰蹙起眉看向父亲,面带着狐疑:父亲只在商场拼打,又如何懂得官场规矩?
郑俭瞟了儿子一眼:“商场和官场,都为利益而动,本就没区别。”
郑文杰恍然点头:“孩儿赴任后,必定兢兢业业,为家里搏一个好前程。”
郑俭满意拍拍儿子的肩:“不必太着急,反正处理掉家业,也得有段时间,不可冒进求成,否则会被同僚孤立。”
“孩儿明白。”
郑俭抬头看向两岸宜人的一片新绿,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件要事安排妥当,他也长长出了口气。
郑文杰扶着船舷,看向缓缓流动的江水,突然开口:“小妹今年十六,也确实到嫁人的年纪,父亲可有合适人选?”
一说起女儿的婚事,郑俭蹙眉摇头叹了口气:“女儿家眼界宽了,可也把心拓野了,再想收回来,难啊……”
郑文杰正色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轮到她一个丫头说三道四?“
郑俭眉头微蹙朝儿子一瞪眼:“这些年,她受过很多委屈,你光顾读书哪知道?别看你妹妹小,这份家业有她一半功劳。”
郑文杰一缩脖子,脸色有点尴尬。
“想为她找个满意的夫婿,难啊……读书人看不上,官宦之家只能做妾,商贾人家她又看不上……哎……你说这事可怎么弄?”
郑文杰闻言也瘪着嘴苦笑。
父子二人陷入短暂的沉默。
郑文杰灵机一动:“咱救起那个少年,我见妹妹总过去探望,若他家世清白,这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郑俭眼中一亮,前几天天柳氏才和他说过这事,这小子观察还挺仔细。
他看向儿子点点头,若女儿真对少年有情愫,不如去问问詹远道。
“回头,我再向道长请教一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