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渭水以南的关中沃土上,一座雄城巍然而立。

远远望去,大城宛若巨龙盘于沃野,正积聚力量向苍天发出长吼。

站在城边需抬头仰望,它如巨人般头顶苍穹,脚踏大地,俯视天下苍生。

城墙高约三丈有余,大城四周分城门十二座,城内东西南北纵横二十余里,城内八街九陌纵横交错。

这便是古今中原第一城,大周朝京城长安。

长安城内通衢广陌,路边古槐参天,城中被划分出的七十二坊,如棋盘般整齐分割、错落有致,坊间或槐柳成荫,或松柏茂密。

于远处遥望,长安正在碧云边,斜日西风重回首,景致盎然,十分壮观。

……

江南春雨蒙蒙,长安却是春日暖阳高照,一如往日般繁华热闹,街上行人穿梭往来,路遇熟人相互拱手寒暄。

每到初春柳树吐芽,桃花含苞的时节,坊间一些老街坊,会搬着一个木凳,在敞亮的地方享受阳光。

他们身上的袍子虽然旧,却依旧能显出曾经的豪华气派,只是这些年家道中落,卖不起新的衣服而已。

几位老人前方有一矮木桌,上面摆着好几个茶壶,茶壶是老人自己带来的,以便口渴了对着嘴喝。

这年头家境优渥、很讲规矩的大户、官宦人家,喝茶才用茶盏。

寻常人家,大多用茶壶往大碗倒着喝。

一个老者,从一把南瓜子里挑出颗大的,放在自己缺了门牙的嘴里,小心的用两侧的槽牙咬开,舌尖将果仁挑出来。

他的手有些粗糙,脸上的皱纹纵横成沟壑,充满岁月的气息。

另外的老人,聊起当年祖上跟过哪位国公当亲卫,杀过多少蛮子,娶过几房小妾,回忆着过往的辉煌,说得唾沫星子横飞。

老人吐掉瓜子皮,眯眼嘿嘿一笑,脸上的沟壑重新排列,构成表意的象形文字。

“你们几个老货懂啥,我大周几代皇帝,哪个也比不过当今陛下,想当年,老夫那个儿子还给陛下喂过马……”

“呸,你就吹吧……你咋不说,你祖上给娘娘倒过夜壶……”

“上个月我从城外回来,看到当今太子了,殿下真是英武不凡,他身边那小的,长得也好看……”

“想当年,祖上随先帝出战,陛下那时还是太子,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春日阳光温暖,让所有回忆开始萌芽,一种和煦的懒散,盘亘在这座古老城市上空。

……

金碧辉煌的皇宫内,大周皇帝周温,迈着稳健的步子,由总领太监杜三喜搀扶着,步入暖阁。

皇帝周温今年四十八岁,这是他第四个本命年。

周温身材中等,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发福,明黄色龙袍穿在身上,依旧威严得体,腰间一条盘龙玉带,将其宽背窄腰的身型勾勒出来。

轻风穿堂,拂动男人鬓角一缕灰白的发丝。

他生得一张国字脸,前额饱满有些许皱纹;两道浓郁的剑眉,目如黑玉,目光炯炯有神十分威严;鼻子挺拔如梁,嘴角似有似无的微翘,让人看不出喜怒。

周温颌下一缕短须,修理得十分齐整,若非鬓角几缕银丝,眼角淡淡的鱼尾纹,跟本看不出这是个近五十岁的人。

身为大周皇帝,一言一行,一笑一怒都牵扯着万千人的悲欢离合。

“两位大学士到了?”周温步伐并不减速,开口问道。

“两位大人都到了,正在等您。”

周温身后跟着一个老太监,名叫杜三喜。

杜三喜年纪比周温要大,帽子下两鬓的头发已花白。

他身形消瘦,一张瓜子脸光滑白皙,浓眉下的一双凤眼总是眼帘低垂,样子十分恭敬。

他的步伐敏捷轻快,太阳穴凸出,手指细长有力,不仅是位内家拳高手,还是大周皇帝最得力的密探头目。

“那咱们快些,让两位老臣等朕太久,也不好。”

说罢,周温加快了脚步。

杜三喜躬着身几乎一路小跑,寸步不离跟着这位当今权利最大的男子。

……

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在御书房。

春寒料峭寒意还未退去,所以将地点移到暖阁,一般立夏以后才移回御书房,等节气转到立冬,又会重新移回来。

暖阁装潢考究,雕梁画栋,除常规桌椅、长案、书架以及摆件外,沿着两扇窗边,有用砖砌成的长榻。

长榻上铺有软毡和秀锦床垫,几个靠枕和一方小案摆在榻上,长榻下通地龙火道,专供皇帝取暖之用。

除此外,还有几个巨大的火炭盆摆在房间中,将房间烘烤得温暖如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