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季念川睁开眼睛,眼前漫雪飞扬,正值寒冬,自己站在一户人家门前,周围再无其他住户,身着单衣薄衫的季念川感觉不到丝毫凉意,他听到屋内一阵欢声笑语,传出的声音十分耳熟,正是齐月的声音,而男声的主人想必就是苏齐的父亲了
季念川径直穿越过围栏和房门走进了屋内,一位面色苍白,眉目清俊的男子正躺在床塌上,望着在一旁做着女红的齐月
此时的齐月要年轻一些,显得还有些清纯俏皮,他们看不见站在一旁的季念川,正有说有笑的聊着家常,言语间得知苏齐的父亲名苏礼甄,谈吐文雅,学识应当不浅,显而易见,此时苏齐的父亲身体状况很不好,应该是齐月在挣家用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礼甄,齐月”
齐月起身,走到门前打开房门,门外站着一位身披兽皮,体型魁梧,皮肤略黑的男子,其手中抱着一大捆木柴,还有几袋油包裹,应该是一些吃食
“宋大哥,快进来”齐月说着侧了侧身,让男子进了屋
“礼甄,我今天卖的狼皮多,挣了不少,给你和齐月买了点好吃的,嘿嘿……”说着,男子将油包裹放在桌子上,又将木柴放在房间的角落处
三人一番交谈下来,季念川得知这位男子名叫宋荣,从小便是孤儿,儿时靠乞讨为生,后来靠打猎卖兽皮维持生计,两年前狩猎时受了伤,失足落入江河,被恰巧路过的苏礼甄夫妻救起,自此后三人常聚,宋荣知道苏礼甄和齐月生活略微艰难,时常会送来一些小吃和家用,天气转凉时也会送来一些木柴供他们生火用,久而久之,三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季念川再一眨眼,眼前的境象变幻成了另一幕,齐月已是身怀六甲之态,坐在床边紧紧握着苏礼甄的手,他们居住之处静谧偏僻,苏礼甄未能等到郎中便已气绝,而齐月因伤心过度动了胎气,疼痛不已,虽然季念川就在一旁,可他也只能看着,毕竟这一幕幕只是齐月交于他的自己记忆的境象
郎中和一位壮汉推门而入,这壮汉正是宋荣,只见齐月已经疼晕过去了,郎中探了探苏礼甄的气息,摇了摇头,又去探了探齐月的气息,紧接着把了把脉,对宋荣讲道“赶快带她到镇上去找稳婆”
宋荣顾不上苏礼甄去世所带来的悲伤,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齐月必须活着,礼甄的孩子必须活着’,宋荣抱起齐月就冲出了房门,郎中紧跟其后
季念川也跟着踏出了房门,转眼间境象又变了
眼前是一片绿莹莹的青草地,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蹦蹦跳跳的正在捉蝴蝶,不远处站着一位女子喊道“小齐,该吃饭了”
这孩子正是小时候的苏齐,季念川跟在小苏齐身后一起回到他们现在的家中,屋里到处都是女红手工,看来,这些年齐月一直都是靠做女红维持着生活
齐月伸手擦去了苏齐额头上的汗,眼神里是无尽的柔情,细声讲道“看你玩的满头大汗,来,看娘给你买了什么”说着便领着苏齐往屋里走去
苏齐一进门就喊道“是糖葫芦,嘿嘿……”话还没讲利索就跑过去拿起了桌子上的糖葫芦,舔了舔裹在山楂外面的糖,笑着讲道“谢谢娘,嘿嘿……”
齐月笑道“慢点吃,吃完记得喝水啊,小心牙齿”
苏齐的小嘴已经塞得满满的了,只能发出“嗯嗯”的声音回答齐月
晚饭略微清淡了些,看得出齐月和苏齐的生活并不算宽裕,但小苏齐吃得香极了,一点都不挑食,还很乖巧的给齐月夹菜,还会像个小大人似的叮嘱齐月,要多吃菜身体才会强壮,估计这都是平时齐月说给他听的
这样简单的生活,于这对母子俩来说已经足够了,齐月和苏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间房子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转瞬,即到了苏氏村,齐月正在院子里做着手工,一位身形微胖的年长妇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齐月,衣服补好了么”
齐月起身迎了上去,微笑着讲道“常嬷嬷来啦,先进屋喝口水吧,衣服已经做好了,我这就给您拿过来”
常嬷嬷笑着回道“不急,不急”
季念川站在常嬷嬷身侧,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老妇人,神情慈善,言谈蔼然,不像苏齐口中所讲的那般言语恶毒之人
齐月抱着几件绣服走了过来,“常嬷嬷,这是大夫人和两位姨娘的外衣,已经缝补好了”
常嬷嬷接过衣服,翻来翻去的查看一番后,笑着讲道“齐月啊,你这绣工是真好,自从大夫人的衣服被你修过以后,府上再也没请过别的绣娘了”
齐月笑吟吟的回道“大夫人不嫌弃我这上不了台面的小手艺就好”
常嬷嬷从外衣怀内拿出来一块手帕,打开了里面是几块糖果,递给齐月讲道“这是昨儿小少爷买的,吃腻了要扔掉,我看扔了可惜了……齐月,你别嫌弃,都是没人动过的,给小齐添个新鲜”
齐月看着手里的糖果,眼睛有些湿润,抽了抽鼻子,没有让眼泪掉下来,伸手握住了常嬷嬷的手,讲道“嬷嬷,谢谢你,自从我和小齐来了这,你一直都很照顾我们,谢谢”
常嬷嬷拍了拍齐月的手背以示安慰,正在这时,苏齐从大门外跑了进来,此时的苏齐整洁白净,气色红润,正是少儿郎该有的精神
苏齐穿过众人看不见的季念川的身体,一下子扑进齐月怀里,气喘吁吁的讲道“娘,我饿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