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南木,正和南父坐在常教授家旧式沙发上,教授家是老式的复合式套间,是京大早年间分配的,客厅的空间并不大,却养了不少盆植,生机盎然。
小时候家里的客厅,也是这样郁郁葱葱,南母是一个生活精致的女人,周围的一切总能打理的井井有条,可自从她过世,再没有人有心境照顾那些花草了,家里的客厅就越来越空荡荡了。
南木盯着那些舞动在阳光下的细小尘埃发呆。
“老樵啊。你家这闺女,青出于蓝啊这是。”老教授摘下眼镜,感慨。
“您别一个劲的夸她,给点指导,提提意见,我再拿去找老刘,商量一下出版的事。”南父谦虚道。
“写得真好,太打动人了。”常教授的妻子性李,北京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搞音乐出身,国内也是数得上名的钢琴家,也是老一辈的艺术家。
常教授认同的点点头,“小说最重要的是能打动人,触动人心,就成功一半了,另一半就是引发思考,这就完成它的使命了,至于大家说的艺术价值,那另说。《苔》用不着怎么修改,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南木,你再去查证一些资料,故事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还有你这里涉及的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需要考证一下,这些都完善了就可以出版了。”
南木认真的点点头,在乌蒙山,这些知识无从考证,确实需要完善。
“音乐上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可以找你师母,她空闲时间多,一天天就盯着我的吃喝数落我,你给她找点事做。”常教授笑眯眯的受了师母一记白眼。
“可常来找伯母聊聊啊,我就喜欢你这样有灵气的孩子。”
“好的,伯母,你不嫌我闹腾,就常来了。”
李教授拉着南木的手轻轻握了握。
“入学的事,抓紧时间办,九月正式开学,但八月我有一个临时课题,南木你负责接这个课题,这两个月抓紧修改出版的事,争取八月之前完成,到八月份可有得忙了。”临出门前,常教授又不忘提醒道。
从常教授家出来,南木直接开车去了京大。
五年了,京大还是老样子,时间在这里停驻。
即便暑假,图书馆依然不少人,路过史料馆的时候总觉得氛围怪怪的,旁边两个女孩捂着嘴笑嘻嘻的走过。
南木忍不住往里看了一眼。
是陆绪,还有他桌子前的一张招工信息【秦史资料答疑,一小时1000】
南木“……”看来之前花出去的888,今天可以赚回来了。
陆绪都快疯了,资料越查脑袋越大,没查资料前还能看懂大部分,现在已经完全不懂了,光历史人物就给自己绕晕了。
看着堆了一桌子的资料书籍,陆绪拿出手机翻找通讯录,事实证明,学渣圈子里找个学霸太难了。
最后灵机一动,从记事本上撕了一页纸,刷刷几笔后,贴在桌子前。
陆绪呆滞着双眼,望眼欲穿招工时,就看到了南木。
眼睁睁看着南木走过来,揭了招工启示,“一小时1000?”
陆续“……”故作高冷的点点头,内心已经裂开,只想把南木手里的傻逼招工启示吃了。
这蠢样还能再毙不。
“好巧。”
“是…好巧。”
“你看起来好像有点…苦恼?”
“学渣的苦恼。”
南木乐了。
看着南木这张学霸脸,陆续把手中的剧本递了过去,“方便吗?帮我看看?”
南木接过剧本。
编剧刘长青,刘伯伯写得?南木诧异的看了陆绪一眼,没多说,坐下认真看了起来。
手上的分剧本应该只是小部分,不过很精彩,南木看得津津有味。
这还是她第一次接触电视剧本,剧本和小说对故事的呈现方式完全不同,更直白简洁,没有太多隐晦修饰的语言,对白锋芒毕露,很有画面感,南木对这种写作手法有点兴趣。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看完了,南木意犹未尽的抬起头,看了看满眼期待的陆绪,又看看堆了一桌子的资料,大概翻看一下,都是南父才能用到的考证史料。
陆绪看着南木的表情,指着桌子上几乎堆成山的史料问,“这些和剧本没关系吗?”
“这些资料对你理解剧本没大用处,先还回去。”
南木看看周围安静看书学习的同学,指了指剧本,“找个方便说话的地方,再谈这个。”
陆绪那点尴尬早已不翼而飞,高兴的抱起那一大摞书逐个放回书架,就看南木在图书馆随便转了一圈,手里就拿了几本书。
“借阅证呢?”
南木接过陆续手中的借阅看了一眼,借阅人是‘方琴’。
“是我哥们朋友的借阅证,借来用用。”解释的话脱口而出。
南木抿着嘴角把笑意憋回去,带着陆绪,找到那片熟悉的小竹林,这里还是老样子,木质休闲椅,爬满常青藤的墙面,因为不算校园著名景点,游客很少来这边,幽深静谧,是个看书约会的好地方,南木大学时总在这里消磨时间。
陆绪随着她走进长长的林荫小道,心底的焦躁意外的平息下来。
“你演的哪个角色?”
“只是有个试镜的机会,可以争取的角色是青年始皇、扶苏和胡亥。”
“那你最想演谁?”
“最想演的当然是青年始皇,戏份多,不过听说导演已经有‘意向’人选了,我打算争取一下扶苏。”
“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的公子扶苏?是个正面角色。”
“但有点一根筋,这里说,‘赵高伪造诏书,逼令自杀’,他转身就抹脖子了,当时,他和蒙恬可是手掌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打回咸阳。”
“这个问题,也有很多解释,大部分的观点认为扶苏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司马迁在《史记》中点评扶苏为人仁孝,剧本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