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 婚姻日渐衰微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

《以弗所书》5:31—32

“一见钟情永不变心”这种话,我早就听腻了。在婚礼上,在教会里,在主日学,谈论婚姻的那些话,其深度大多和一张贺卡差不多。你可以用很多话描述婚姻,但婚姻绝非“一见钟情永不变心”。婚姻是荣耀的,也是艰难的。婚姻燃烧着喜乐和力量,又浸透着血汗和泪水;有许多失败让人学会谦虚,又有许多胜利让人精疲力竭。我所知道的婚姻,只要超过几个星期,没有一个可说是“童话成真”的。所以,保罗在《以弗所书》5章关于婚姻的着名论述,很多夫妇只记得31节至32节,就是印在上面的几句经文。有时候,你费了一整天时间,艰难地试图彼此理解却一无所得;你一头栽倒在床上,只能感叹:“这真是极大的奥秘!”有时候,婚姻似乎是无解之谜,人困于其中,无路可走。

我相信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最伟大、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婚姻。在圣经里,神亲自为人类第一场婚礼证婚(创2:22—25)。并且,亚当一看见夏娃就诗兴大发,感叹:“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句话告诉我们,婚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仅次于人与神的关系。而且,正因为如此,学会认识配偶和爱配偶,与认识神一样,既是难事苦事,又是美事妙事。

最痛苦、最奇妙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圣经对婚姻的理解,并且今天特别需要强调这种婚姻观,提高它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

在过去四十年里,美国“重要婚姻指标”(根据自己的体验,描述婚姻的健康程度和满意程度)一直在持续下降。今天的离婚率几乎是1960年的两倍。在1970年,所有新生婴儿中,89%的父母是已婚夫妇,但今天这个比例却降至60%。最有说服力的是,在1960年,有超过72%的美国成年人已婚,而2008年只有一半成年人已婚。

这些数字都显示出美国文化越来越提防婚姻,态度越来越悲观。年轻人更是如此。他们相信自己不太可能拥有美满婚姻,而且,即便婚姻稳定,他们也认为婚后性生活会变为无趣。正如喜剧明星洛克(Chris Rock)所提的问题,“你是愿意一个人孤独老去,还是愿意两个人无趣厮守?”很多年轻的成年人相信只有这两种选择。正因如此,很多人试图在婚姻和一夜情之间追求幸福:选择同居。

这种做法在过去三十年间呈几何级数增长。今天,有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婚前同居。在1960年,这个数字几乎为零。目前,二十五岁到三十九岁之间的未婚女性中,有四分之一与一个伴侣同居,而在三十五岁到三十九岁这个年龄段,有未婚同居经验的人数比例上升到60%。这种做法背后是一些广为流传的信条和观念。其中一个观念是:多数婚姻不幸福。人们的理由是:50%的婚姻最终离婚,而且剩下的50%里面,痛苦的肯定也不少。很多人说,婚前同居可以增加选择正确配偶的几率。婚前同居可以在你一脚踏进婚姻之前,帮助你发现两人是否合得来。婚前同居也可以发现对方是否真关心你,你们之间的“性吸引力”是否足够强。“我认识的每个草率结婚的人——婚前没有同居的人——最后他们都离婚了”,有人在“美国婚姻研究项目”(National Marriage Project)的民意调查中这样说。

然而,这些信条和观念的问题在于:它们几乎每个都完全错误。

§ 婚姻出人意料的益处

虽然民意调查中那位年轻人支持婚前同居,但“大量证据表明,婚前同居的人更有可能在婚后离婚”。对那些经历了父母离婚的年轻人来说,同居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但事实表明:吃这服药,比得病更苦。

其他一些流行观念也是错误的。确实,45%的夫妇最终离婚,但是离婚率最高的人群是那些十八岁之前结婚的人,他们高中辍学,并且婚前生子。“所以,如果你受过不错的教育,有体面的收入,来自一个完整的家庭,有正确的宗教信仰,在二十五岁之后结婚,并且不是奉子成婚,那么你就不大可能离婚。”

很多年轻人赞成婚前同居,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财务保障,就不应该结婚。他们的假设是,婚姻是一个财务黑洞。但研究指出,婚姻具有许多“出人意料的经济利益”。1992年的一份针对退休数据的研究表明,在退休的时候,一直在婚姻中的人与那些从未结婚或离婚后未再婚的人相比,前者的财富比后者多75%。更值得注意的是,已婚男子与那些拥有相似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单身男子相比,前者的收入比后者高10%—40%。

为什么会这样?一部分原因是已婚者的身体和精神更健康。另外,婚姻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减震装置”,可以帮助你度过失望、病患和其他困难。你可以更快恢复平衡。但是,收入高也可能来自于学者所说的“婚姻社会规范”。研究表明,夫妇彼此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水平高于朋友和其他家庭关系。举一个例子,单身的人可以随意花钱,放任自流,没人监督他们。但已婚的人必须一起省钱,投资,作长远打算。没有什么比婚姻更利于品格成熟。

很多年轻人恐惧婚姻的主要原因,也许是他们觉得多数夫妇都不幸福。雅虎网站论坛上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二十五岁男子宣布自己永远不结婚。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已婚的朋友时,每个人都笑了,他们纷纷露出嫉妒的表情,连连夸他聪明。于是,他作出结论:已婚者当中至少70%是不幸福的。一位年轻女士在下面跟帖,对他这个毫无根据的数据表示赞同。她认为,“已婚的人里面,十个有七个活在地狱里,”然后又说,“我明年结婚,因为我爱我的未婚夫。但是,要是他对我不好,我会毫不犹豫地甩掉他。”

最近《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讲的是一部新电影,名叫《一夫一妻》(Monogamy),导演是夏皮罗(Dana Adam Shapiro)。在2008年,夏皮罗发现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已婚朋友都在闹离婚。他决定拍一部电影,并且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他深入采访了五十个见证自己婚姻破裂的人。然而,他并没有研究幸福的、长期稳定的婚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采访婚姻美满的夫妇,他借用托尔斯泰的话说:“幸福的婚姻都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它们都很无趣。”《纽约时报》记者总结说:“由此可见,这部影片最终采纳了一种可怕的婚姻观,甚至可说是世界末日一般的可怖景象。”这部影片描述了两个人的困境:虽然彼此深深相爱,却不能白头到老。夏皮罗在接受采访时还说,他相信两个现代人彼此相爱而不牺牲个性和自由是很难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用记者的话讲,尽管夏皮罗希望有一天能结婚,并且不认为自己的电影是敌对婚姻的,但这位从未结过婚的夏皮罗觉得一夫一妻制实在是太难了。夏皮罗的观点反映了美国年轻人、特别是城市年轻人的典型思想。

我所在的教会有几千单身者来自纽约曼哈顿,作为教会牧师,我与无数男人和女人交谈过,他们都有类似的婚姻观。然而,他们低估了美满婚姻的前景。所有调查研究都告诉我们,自称“婚姻非常幸福”的已婚者比例非常高,达到61%—62%,而且在过去十年里,这个比例并没有下降。最值得注意的是,纵向研究表明,那些不幸福的婚姻,如果不离婚,有三分之二会在五年内变得幸福。所以,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魏特(Linda J.Waite)说:“人们高估了离婚的好处。”

在过去二十年里,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已婚者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单身、离异和未婚同居者。这些证据也表明,多数人的婚姻是幸福的,而那些婚姻不幸却没有离婚的人,多数最终变得幸福。同样,那些在健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前者有生活积极性的比例比后者高二到三倍。所以,一面倒的结论就是:成年人结婚、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会极大地促进人类幸福。

§ 婚姻的历史

从前,人们普遍相信婚姻是良善美好的,但现在却不这样想。弗吉尼亚大学的“美国婚姻研究项目”最近的报告指出:“少于三分之一的【高四】女生和仅略多于三分之一的男生相信……与其他选择相比,婚姻更有益于个人。但这种消极态度与现有的经验证据相悖;现有经验证明:与单身和同居相比,结婚更具有现实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这个报告认为,多数年轻人的观点不仅抵触之前人们的共识,抵触世界各大宗教的教导,而且也得不到最新社会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而这些证据是多年积累的,是可信的。

那么,这种悲观态度是从何而来的呢?而且,它为何如此脱离现实?有趣的是,这种悲观态度可能恰恰来自于一种新的、不现实的、理想化的婚姻观,而这种观念源自于美国的一个文化转变:美国文化对婚姻目的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法学家威特(John Witte,Jr.)说:“从前,人们认为理想的婚姻是一个永久的盟约,这个约的目的是为了彼此相爱、延续生命、彼此保护;但这种旧观念逐渐让位于一种新的婚姻观,人们开始相信婚姻是‘性爱的终极合同’,目的是迎合双方个人的性欲。”

威特指出,西方文明有几种不同的婚姻观,人们对婚姻的形式和功能有不同的看法。前两种婚姻观是天主教和新教的观点。尽管天主教和新教在很多细节上有不同看法,但它们都教导说,婚姻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创造一个基本框架,让夫妻可以彼此奉献,彼此相爱。婚姻是一个庄严的约束,目的是帮助夫妇克制个人的冲动和利益,从而增进双方的关系;婚姻是神之爱的圣礼(天主教的重点),应当造福全人类(新教的重点)。新教认为,婚姻不仅是神赐给基督徒的福分,也是为了造福全人类。婚姻将男性和女性放在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伴侣关系中,从而塑造他们的品格。尤其是维系一生的婚姻能够促进社会稳定,这种社会环境可以帮助儿童茁壮成长。全社会都从婚姻制度受益,因为儿童难以在其他环境中健康成长。

然而,威特解释说,自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婚姻观。古代文化告诉社会成员要通过履行责任来寻找生命意义,要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启蒙运动中,事情逐渐开始变化。生命的意义逐渐被视作个人自由的结果:要找到生活的意义,就得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通过舍己、牺牲、放弃个人自由、履行婚姻责任和家庭责任来寻找人生意义,婚姻被重新定义为“追求满足情感和性欲,寻求自我实现”。

这种新观念的支持者对婚姻本质的看法,既不像天主教徒那样认为婚姻象征圣礼,也不像新教徒那样认为婚姻是造福人类的社会纽带。他们认为婚姻只是一纸合同,双方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彼此的个人成长和满足。按照这种观点,人结婚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履行责任,不论是对神的责任,还是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婚姻的双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婚姻生活,只要他们认为有益就行,不应该将对于教会、传统或更大社群的义务强加给他们。简而言之,启蒙运动使婚姻私人化,使婚姻脱离公共领域,并且将婚姻的目的重新定义为“迎合个人欲望”,婚姻不再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公义良善”,例如:反映神的本性、塑造圣洁品格或养育敬虔的后代。在西方文化中,这种新的婚姻观已经取代了原有的婚姻观;这个过程是逐步完成的,也是确定无疑的。

这种转变并非无人知晓。最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帕克波普(Tara Parker-Pope)写了一篇名为《幸福婚姻是“我的”婚姻》的文章:

人们觉得最美满的婚姻是那种能给个人带来满足的婚姻,这种观点似乎有悖常识。说到底,婚姻难道不应该把关系放在首位吗?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婚姻是一种经济社会制度;满足人的情感和理性需求是次要的,维系婚姻关系才是首要的。但是,在现代人际关系中,人们在寻找一个伴侣,并且他们想找的是一个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的伴侣……可以帮助彼此实现人生目标的伴侣。

这种改变是一场革命。帕克波普将这场革命赤裸裸地描写出来。婚姻原本是一种公共制度,目的是造福社会,现在却成了一种私人事务,目的是满足个人欲望。婚姻原本关乎我们,但现在只关乎我。

但讽刺的是,这种新的婚姻观实际上给人增加了极重的负担,人们对婚姻和配偶抱有过高的期望,这是传统婚姻观从来没有的。而且,这种婚姻观让我们深陷两种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不切实际的渴望,以及真实的恐惧。

§ 找个合得来的心灵伴侣

从2002年开始,“美国婚姻研究项目”发起了一项重要研究,题目是“为何男人不愿作出承诺”,研究员是怀特黑德(Barbara Dafoe Whitehead)和波普诺(David Popenoe)。这个研究很能说明问题。女人常常指责男人有“承诺恐惧症”,恐惧婚姻。报告的作者指出:“确实,我们对男性态度进行了研究,有足够证据支持这种流行观点。”研究者又列举了一些男人自己给出的原因,解释自己为什么不想结婚,至少不急着结婚。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男人说自己必须找到“完美的心灵伴侣”,必须找到特别“合得来”的人,否则就不结婚。可是,什么叫“合得来”呢?

我遇见凯西的时候,我们很快就感到有许多共同点,书籍、故事、话题、对生活的看法和喜欢做的事。我们发现彼此心心相印,惺惺相惜。但是,很多年轻人所说的“找个合得来的心灵伴侣”却不是这个意思。根据怀特黑德和波普诺的研究,这当中有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性吸引力。夏皮罗采访了许多刚离婚的人,一个最明显的采访主题就是,完美的性爱对他们有多重要。一位女士解释说,她嫁给丈夫是因为“我觉得他很性感”。可是,令她失望的是,他长胖了,不再注重外表。蜜月结束了。而且她知道这点主要是通过性爱。她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除非自己真有性的需求,否则就不过性生活。但是,她很少真有性的需求,“我们的性生活已经成了例行公事,一个星期才一次,有时候连一次也没有。没有花样,没有真正的精神或是情感的满足。没有那种让性生活变得美满的急迫感和紧张感——那种想取悦他、吸引他的感觉……”

在她看来,性吸引力是“找个合得来的人”的基本要求。

然而,接受“美国婚姻研究项目”调查的男士们却没有将性吸引力作为最看重的因素。他们说,“合得来”尤其是指对方表现出“愿意按其本相接纳他们,不试图改造他们”。“很多男人表示不喜欢女人试图改变他们……有些男人把‘合得来的婚姻’描述为‘找一个合适的女人,可以融入自己生活的女人’。‘如果你们真合得来,就不需要改变’,一位男士这样评论。”

§ 让男人真有男人味

这是一个改朝换代式的变革。传统上,男人知道结婚就意味着要作出很大的个人改变。传统观念认为婚姻会将男人改造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与女性相比,男性更独立,他们不愿、也不太擅长建立亲密关系,因为建立亲密关系需要相互交流、支持和团队合作。所以,根据传统,婚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改造男人;婚姻要成为一所特殊的学校,教男人如何处理新的、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

讽刺的是,被调查的男性所表现出的所谓男人气概,恰恰是传统婚姻观念所要改造的地方。研究者询问那些接受采访的男性,问他们是否意识到同龄女性会面对结婚和在适龄期间生育子女的压力。男人完全明白自己推迟结婚会让女性难以实现她们的生活目标,但男人并不同情她们。一个受访者说:“那是她们的事。”很多男性态度强硬地表示,他们与女性的关系绝对不能限制他们的自由。研究报告作出结论说:“同居让男性获益,他们可以享受家庭生活和女友的性安慰……与此同时,他们仍然可以过独立的生活,继续四处寻觅更好的伴侣。”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利普顿(Sara Lipton)列举了一系列已婚的着名男性政治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拒绝将性生活仅仅限制在婚姻之内。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桑福德(Mark Sanford)、恩赛因(John Ensign)、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斯皮策(Eliot Spitzer)、金里奇(Newt Gingrich)、克林顿(Bill Clinton)和维纳尔(Anthony Weiner)。他们每个人都不接受婚姻的传统目的:改造自然本能、限制激情、学会抗拒私欲、服侍别人。

就此现象,传统的解释是:婚姻不符合男人的本性。最男性化的男人,尤其难以忠于配偶。有人说,“A型男需要征服女性,需要女性崇拜他们,喜欢非法和危险性关系,这种心态与他们的进取心、野心、自信心紧密相关。”但利普顿认为,根据传统,是婚姻把男人改造成真正的男子汉:“在西方历史的多数时候,人们认为男性的首要特征和最宝贵特征是自制……一个沉溺于吃喝、睡觉、性欲的男人——一个‘管不住自己’的男人,是公认不适合管理家庭的,更不用说参政议政了……”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历史学教授利普顿总结说:“看到最近这些新闻,看到许多民选官员鲁莽纵欲的行为,我们或许应该反思,要知道,在以前,性自制力才是衡量男人的尺度,而非性能力。”

当代人对婚姻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们不应该把责任全都推给男性。今天的男人和女人都想要这样一种婚姻:他们可以在其中获得情感满足和性满足,而给他们带来满足的人对他们听之任之,让他们“做真实的自己”。他们都想要一个完美的配偶:有情趣、有知识、有性吸引力、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并且,最要紧的是,支持他们的个人生活目标,支持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而且,如果你的愿望是找一个不要求你作出改变的配偶,那么你就是在找一个自身近乎完美无缺的配偶,对方“维修保养成本极低”,没什么个人问题。你在寻找一个不希望、也不要求你作出重大改变的人。所以,你在找一个理想的人——快乐、健康、有趣、知足。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个社会像我们今天这样充满不切实际的人,找对象的要求如此之高。

§ 悲观的理想主义:反讽

理想主义怎么会导致人们对婚姻采取新的悲观态度?这似乎有违常识,但却是事实。在过去几代人那里,很少谈论是否“合得来”和去找“理想的心灵伴侣”。今天,我们在寻找一个可以接纳我们本相的人,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人,而这让我们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寻求者和被寻求者都对现实感到沮丧。

寻找满意的性伴侣,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美国婚姻研究项目”的另一份报告指出:

色情媒体文化也可能是一个肇因。人们对将来的心灵伴侣的外表具有不现实的期望。MTV、互联网和维多利亚的秘密电视广告里年轻女子的性感形象影响了男性的审美观,他们希望自己最终找到一个人,可以将心灵伴侣和性感女郎集于一身,于是他们就迟迟不与现任女友结婚。

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我们不应该把这种文化变革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男性贪图外表。女性也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今天,男性和女性都不将婚姻视作“塑造品格和造福社会”的途径,而是“追求个人生活目标”的途径。男性和女性都在寻找理想伴侣,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感、性爱和精神欲求”。而这导致了一种极端的理想主义心态,这种心态反过来又导致深刻的悲观思想,让人觉得自己永远找不到正确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迟迟不结婚,那些本来可能成为不错配偶的异性,他们根本看不上眼,理由仅仅是对方“不够好”。

这真是讽刺。人们以为传统的婚姻观是死板的,是压迫人的,而新的“以我为本的婚姻”观似乎是解放人性的,是非常自由的。可是,正是这种新的观念反而导致婚姻现实急转直下,让人感到绝望和压迫。“以我为本的婚姻”需要两个理想化的人:双方都具有完美的适应能力,幸福快乐,对情感的需求很少,而且几乎没有性格缺陷。问题在于:几乎没有这种单身者待嫁候娶!“婚姻是为了实现自我”这种新观念已经把我们放在这样的位置:我们想要从婚姻中得到太多的东西,但同时又要得远远不够。

蒂尔尼(John Tierney)在经典的幽默作品《挑、眺、跳》(Picky,Picky,Picky)里,用优雅的笔调让我们看到自己可笑的文化处境。他列举了单身朋友最近说分手的许多理由:

“她把‘歌德’这个词都读错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