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内容:【路15:11-32】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引言:浪子的比喻
浪子的比喻,是千百年来众所周知的故事。很多人太熟悉这个比喻了,以至于熟悉到一个地步,都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这个比喻的意思。
这个比喻说,一个人家里,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分走了父亲的遗产,离家出走,肆意放荡,挥霍散尽,就穷苦起来。在困苦中,他幡然醒悟,重新回到了父亲身边。
通常,我们会觉得,故事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实际上这个故事,到这里才算刚刚开始。通常,我们会说,这是一个坏人悔改的故事;实际上这还是一个“好人”不悔改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关于“两个儿子”的故事,“两个浪子”的故事。小浪子刚刚回家,大浪子才开始流浪。
提摩太?凯勒牧师写过一本书:《一掷千金的上帝》。关于浪子的比喻,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是巅峰之作。所以,今天上午,我将借用凯勒牧师对这段经文的阐述,来宣讲这个比喻。
一、小儿子:一种失落
1、流浪
第一幕以对白开始。小儿子来到父亲面前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各位,你必须知道,当时的听众,听到这个请求一定会感到非常的惊讶。因为,像分家产这样的事情,通常只能在父亲离世后。
当小儿子在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就来到父亲面前,要求把家业分给他,这基本上就是希望父亲现在就死。你看,小儿子真正想要的,是父亲的家业,而不是父亲。他希望得到父亲的财富和遗产,却不管父亲被深深伤害的心。开场白,就将小儿子耸人听闻的罪恶,描述的淋漓尽致。——这一点,特像当时的税利和罪人。
其实,今天很多基督徒都像这个小儿子。他们想要上帝的一切祝福,却不想要上帝。只要成功就好了,为什么要永生呢?只要生活的安逸就好了,为什么要得灵魂的安息呢?只要有钱就好了,为什么要有神呢?只要今生就好了,为什么要永恒呢?
抛弃一切祝福的源头,只要祝福的结果。
问题是,一旦失去了祝福的源头,这些祝福还是“祝福”吗?不过沦为生命中的网罗,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因为一切美好,若无上帝,终有一天都会耗尽。就像失去了父亲的浪子,终有一天会失去所有的财富。
如果,当时的听众对小儿子的请求感到吃惊,那么他们一定会更惊讶于父亲对小儿子的回应。古今中外,在这种情况下,父亲通常的做法,都是把不孝子棒打出门,或者臭骂一顿。但是,这个故事却说,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在这里,“产业”,原文是“生命”或“命根子”,指“用以维持生命的一切资源”。因此,故事真正说的是,父亲将他的生命,分割给了两个儿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个年代,一切财富,都来自土地。如果你失去土地,就会失去一切。他将自己产业,分给小儿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售那些土地。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父亲那样做了,“把产业分给他们”。
于是,过了不久,小儿子就带着财产,“往远方去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一定要往远方去呢?大概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最终你知道,有风景的地方没有了你自己。故事说,“他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这,是典型的挣脱父亲牢笼后的“自由生活”。
很多人都会觉得,“远方”会给自己带来幸福。“远方”,是多么诱人的一个地方啊!离开父亲的约束,无拘无束;但是当小儿子离开父家,以为得自由的时候,其实他正在失落;“到远方、任意放荡”,其实是对浪子的描述。意思是,他失落了。当人以为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的时候,却是正在失去自己。
正巧,那地方遇着一次大饥荒,他就穷困起来、无衣无食,他的生活已经一片狼藉。直到最后,沦落到猪圈,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愚昧和无知。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失落的,是那么尊贵的身份。
2、回家
于是,曾弃之如敝履的儿子的身份,在此时却成为了他的盼望。“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于是,浪子决定要回家去。是的,他决定回家。亲爱的弟兄姊妹,你必须知道,这是如此简单,却又意义非凡的一件事。
很多时候,我们千回百转,兜兜转转,无比复杂,就想解决一个难题,但总是不得其门。然而,有时那些看似最简单的行动,却直指问题的最核心。因为,他知道,他这一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离开了父家。于是,他的唯一举动,就是转头回家。而不是好好养猪,努力工作,把失去的钱再赚回来。
他说:“我要回去见我的父亲,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实际上,他知道自己从前的恶太大,将父亲弃绝的太深。所以,他没敢想再成为一个儿子,他不奢望恢复儿子的身份,仅仅想要做个雇工,不至于饿死。
因此,他回家去了。而父亲,老远就看到了他。现在,如果你是这个父亲,你看到这个不孝的逆子、这个深深伤害了整个家庭,挥霍了一切财富的儿子回来了,你何以面对呢?故事说,这位父亲,当他远远看到他的儿子的时候,“就动了慈心”,朝他跑去。
是的,朝他跑去!要知道,在古近东,家族的族长是不会跑的,因为这有失身份。但这位父亲却跑向他的儿子,拥抱他,亲吻他。这时,小儿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但这位父亲好像完全没听小儿子在说什么,他只是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小儿子心想,我已经把我那一份产业挥霍掉了,没有资格再享受任何财富,只能靠自己做工来赚得口粮。但是父亲却欢天喜地的重新赋予他儿子的地位。
纯粹的恩典,纯粹是这个儿子不配得到的。他认了这儿子,摆设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庆贺这一天,他失去的儿子,返回了家园。
一些人就像这个小儿子,有一天决定要回家。当我们第一次来到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说,我不配,我想通过努力,得到一切。但上帝不需要这些,乃是单方面的给了我们恩典。通过耶稣基督赋予我们儿子的名分。就这样,我们被接纳。
第一幕的末尾,一切似乎恢复正常。小儿子被父亲原谅,重新接纳。但故事中还有一位人物,他还不知道离家出走的弟弟回来了。
二、大儿子:另一种失落
故事来到第二幕,在父亲开设盛宴时,一个新的矛盾、冲突出现了。“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到作乐跳舞的声音,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不成想,大儿子火冒三丈。他非常愤怒,以至于他拒绝前往参加盛宴。你看,现在轮到他离弃父亲了,从前弟弟是离家出走,他现在是过家门而不入。这就叫半斤与八两,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两个儿子的罪,总让人觉得似曾相识。
这就迫使父亲出来,耐心温柔的劝解大儿子;就像父亲老远就迎接了小儿子一样。但他还是不进去。现在,他开始对父亲很粗暴,就像弟弟曾经对父亲无理取闹一样。
似曾相识,罪归来。哥哥完美的复刻了弟弟的一切。
但他似乎并不认识自己,他怒火中烧:“这些年来我一直服侍你,从来没有违背你的命令(你看,睁眼说瞎话,就是这么顺畅丝滑)。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一起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你倒为他宰杀肥牛犊!”意思是,你有没有搞错!一个错的离谱的人,总会觉得别人错了。
请注意,在这个父亲最喜乐的日子,他一点都不喜乐。你知道吗?他的不喜乐,是极大的罪!失丧的弟弟回家了,他一点都不喜悦。他怎么就没死在外面呢?这是他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意思是,他恨恶这个回来的弟弟,弟弟没死在外面这件事,让他很生气。
父亲宰了肥牛犊,并邀请人来赴宴,表明这是父亲一生中最要紧的一天。但他完全不在意这些,令他不满的是盛宴的花费。他只看见,父亲正在使用他那部分的遗产(请注意,现在所有的财富都应该是哥哥的,因为弟弟已经分走了他的那一份)。正如父亲出来劝大儿子的时候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现在父亲所有的财富,都是大儿子将来要继承的。
请问大儿子在乎什么?他真正关心的是父亲的产业,但他并不真正关心父亲。就像弟弟曾经那样,只要家产,不要父亲。你看,哥俩的罪,再一次,似曾相识。
最后父亲又说:“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就在我们迫不急待地想要问:大儿子最终是怎么回应的呢?这家人最后在爱里团聚了吗?他们最后能和好如初吗?耶稣却在此时戛然而止,结束了这个比喻。他没有告诉我们结局。悬念。巨大的悬念!为什么在此戛(jia)然而止?耶稣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
三、对比两个儿子
从第一幕里,我们看到一个非常传统的、对罪的描绘。看看小儿子,你会说:“羞辱父亲,妓女的情人,自私自利,淫乱,放荡,自我放纵,是的,没错,典型的罪人。”
但到第二幕末尾的时候,耶稣却完全转向了另一端。你看到的是:
两个儿子,一个看起来好,一个看起来坏。但,其实两个都很坏;
两个儿子,一个看起来在家陪伴父亲,一个看起来在外远离父亲,但其实都远离了父亲;
两个儿子,一个看起来在外肆意挥霍,一个看起来在家勤勤恳恳。但其实他们想要的,都只是父亲的产业,而不是父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