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邓骘双目露出愤慨,怒而开口。
“一派胡言,蛮夷犯境乃是辱我大汉国威,路途虽远,但是大汉天下,若有犯境者,虽远必诛,岂可避之!”
“邓公大义,臣赞同。”何熙立刻站了出来。
毕竟,这何熙也是邓骘举荐来的,完全是自己人。
尹勤扫了一眼邓绥,上前一步道:“昭伯所言极是,蛮夷欺我子民,霍乱边疆,一定要铲除。”
徐防也是没有半刻停息,接道:“太后,臣也赞成出兵!”
一瞬间,议论之声平息。
太后之兄邓骘支持,再加上三公中有两位同意,谁还敢劝。
刘隆看到这一幕,也是愣了一下,但瞬间便恢复了过来。
“这朝堂之上也会私下交谈议论,交头接耳,真像一群小学生吵吵。”
不过,他也发现了一点不对劲。
殿下也有些许人,流露出幸灾乐祸的意思。
果然,还是有许多人不服女君当政。
这让刘隆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情。
永初元年,郎中杜根,因公开反对邓太后摄政不还政于汉安帝而被下令杖杀,幸好杜根平时为人率直真诚,施刑官放水,便通过装死逃过一劫。
想想也对,自己掌权,有人反对,必须重拳出击。
“母后好手段!”
如今,这一对兄妹,朝堂之上一唱一和也是配合的完美。
“诸爱卿所言有理,鲜卑犯境,吾颇为震怒,不知可有推举人选前往?”
这时,邓骘开口道:“启奏太后,司隶校尉何熙可担当此重任。”
邓绥微微点头,看向了何熙。
“卿可愿否。”
何熙走出一步,恭敬说道:“太后,臣愿往,此次前去,必将镇压蛮夷,护我边境,扬我国威。”
“太后,何熙必将可以肃清外敌,廓清寰宇。如此外族入侵,我等食汉禄,就该像何将军一样为君为国分忧,为我大汉子民着想。”
尹勤高谈阔论,发出正义之音。
“好个尹勤,真不愧是你,总能站好队伍,平步青云,常年混迹三公队列之中。”
反过来一想,这东汉外戚专政,如今朝堂之上就是邓氏家族的天下。
邓骘为虎贲中郎将,邓悝、邓京为黄门侍郎,邓弘、邓阊皆为侍中......
满朝大臣,还有许多重臣都是邓骘举荐上位的。
这势力根深蒂固,真可谓是一呼百应。
东汉这时候选拔官员也是沿用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的察举制,这就导致后期门阀贵族们通过太学、察举制等手段担任许多朝廷职务。
以至于最后察举不实,有不少滥竽充数者,竟闹出“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大笑话。
想想都头疼!
以后老子上位,这外戚专政以及宦官的势力都是需要慢慢铲除的。
汉室是怎么亡了?
正是外戚和宦官这两大蛀虫。
但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东汉的小皇帝们能上位也都是靠这两方的势力,更由于外戚和宦官相互制衡,东汉即便连续数位小皇帝,也可以苟延下去。
刘隆内心暗叹,只觉得悲哀。
“此事到此为止,吾决定,立刻发兵渔阳,攻打辽东鲜卑。”邓绥说完看向了何熙。
“司隶校尉何熙听令”
“臣在!”何熙走出一步,揖礼道。
“即刻起,任你为征北大将军,庞熊为副将,带兵前往渔阳郡,肃清外敌,扬我汉威。”
“臣领命!”
刘隆看着台下身高八尺五寸的何熙,内心赞叹此人不愧是一员猛将。
但是,这渔阳郡太守张显恐怕命不久矣了。
渔阳太守张显率数百人出塞追之。兵马掾严授谏曰:“前道险阻,贼势难量,宜且结营,先令轻骑侦视之。”显意甚锐,怒,欲斩之,遂进兵。愚虏伏发,士卒悉走,唯授力战,身被十创,手杀数人而死。主簿卫福、功曹徐咸皆自投赴显,俱殁于陈。
短短数百字,这张显已经被宣判死刑了。
不听忠言,死不足惜。
接着,朝堂之上,朝臣们开始进行日常汇报,也都是各地汇总上来的一些情况。
听着阶下一个个大臣高谈阔论,拐弯抹角,甚至几个大臣骂娘似的大吵了起来。
刘隆见状,虽被逗笑了,但也不觉得奇怪。就算到了后世,这朝堂之上百官相互抨击,甚至大打出手的也有。
许久,他便觉得十分没劲。
兴许是起得太早,不一会儿,刘隆便有些迷糊,躺在这幽香柔软的怀抱里,渐渐睡着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