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中秋了,宁书不着急回去,而是带着老三去了市场。
这儿可是真热闹。
买的,卖的,人头攒动,各种声音混合在了一块。
从土特产,到一些个相对稀奇玩意,让老三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月饼,都是廖老板送的,猪油和的饼,红枣泥芝麻花生馅,香的很。
来市场,一个是看看有没有漏买的,另一个,了解物价。
饭馆仅限于食材,之外的东西,廖老板也不熟。
而市场里,野果,野菜,菌子,啥玩意都有,看看问问,心里多少有个底。
期间,宁书也发现了放山人在卖人参,个头年份,与自己上次拿来的差不多。
抱着捡漏的想法上去问了问,五百的价格直接将他吓退。
也是,人吃这行饭的,还能让你占了便宜不成。
就算有不懂行的,也轮不到宁书,早就让那些个二道贩子给抢了先机。
市场里,除了正常的鸡鸭鱼鹅之外,野味同样不少。
县城就是县城,消费能力强了许多,一块五的野猪,两块钱的鹿肉,都是一袋袋提着回去。
宁书挺舍得花钱。
廖老板给买了十斤的肉,他觉得不够,又添了十斤,全是肥瘦相间的猪五花。
在看见金币巧克力时,也买了半斤,钱赚来,就是花的。
时间差不多了,宁书二人离开了市场。
“手表这么贵啊?!”
到了店里,可以选择的不多,上海牌的19钻全钢,120块,宝石花牌的65一只,最便宜的也要35。
而且,根本不还价。
宁书想象中一两块钱的电子表,并不存在。
可去到山里,没有时间可不行,肉痛地掏出钱,买了个最便宜的。
就算如此,也引发了边上人们的关注。
三十五块可不少,一家六口人,一个月也花不了这些。
看着宁书挺年轻的,居然能买得起。
要知道,手表,可是结婚时的彩礼之一。
有条件的,买贵点,三十五也能接受。
所以,当宁书戴上手表之后,隔壁的阿姨上前来搭讪。
“小伙子,你多大啊,是做什么的,有没有结婚。”
宁书还没开口,身边的老三炫耀上了。
“他二十一岁,大学刚毕业,没结婚呢。”
噢哟...
大学刚毕业这几个字说出后,阿姨眼里立刻有了光。
直接抓着宁书的手臂,疯狂地给他安利自家的女儿...
最后,还是以赶车为名,赶紧离开。
阿姨嗓门太大了,吸引了不少路人,他就和动物园里的花花似的,一直被围观。
下午一点钟,终于踏上了回家的班车。
两人都困了,摇着摇着都睡了过去。
直到售票员喊着到了地方,这才醒来。
“姨,你咋在这?”
刚下车,就看见了镇里卖豆腐的大姨。
“哎哟,你可算回来了。”
大姨看见两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不会又要相亲吧,宁书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一番解释后,他松了口气,不是要相亲,而是镇长找。
今年考上大学的,整个县城就三个,镇里没有。
所以宁书的名字,基本都知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