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当张议潮看到那些老百姓前来捐粮,士气高昂,民心可用时,尤其看到王庸这个寒门少年所展现的才华时,就让张议潮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先提前培养一下寒门的势力。等到起义军做大了,寒门也应该有一定实力了,这样也可以有另外一股势力平衡门阀豪强。

只是张议潮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想法,居然和同时期的大唐朝廷不谋而合,用寒门制衡门阀,只是可惜,大唐那边结果不太好,爆发了牛李党争,直接把大唐差点干废。

不过现下,这却是张议潮避免门阀豪强做大的最好选择。

而让张议潮意外的是,王庸的才学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所以爱才之下,直接给了押衙之位。现在细细想来,自己当时也是太着急了。

但是张议潮此时内心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情绪,确实一直被王庸展露的才学钓着走。这个少年,能够不露间谋划这么多,确实有点意思。

张议潮面对王庸如此直接和露骨的摊牌了,眼睛一眯,看着眼前的王庸,冷冷问道:“竟然承认了自己的算计?王庸,说实话,你最好的选择是藏拙,而不是如此迫切的求官。这样会显得高明一些。”

“怕也没办法,只能如此。”王庸却依旧落落大方的说:“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这样做,只怕明公一辈子都不知道有在下这样一个人吧。晚辈又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这……”张议潮此时反而无话可说,如今王庸立了大功,自己想要破格提拔王庸都很难,更何况王庸一文不名的时候呢。

不过张议潮倒是很在乎一个问题:“所以究竟是什么抱负让你如此迫切?”

王庸直接说道:“驱逐蕃奴,恢复唐土。国富民强,天下大同。”

当听到这几句话,张议潮内心顿时被震撼了。这不是因为这几句有多高深,而是这几句恰好也是总结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很符合当下沙州起义军的具体情势。

王庸其实是把孙中山先生的理念做了一下纲领式的简短总结。

纲领这种东西,是每个起义军需要的,它是你们起兵的诉求和理念,是展示抱负,聚拢人心最直观的口号。而这种口号也是五花八门的。

历史上著名的比如“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种,这是阐述自己天命所归的。

还有阐述自己政治诉求的,比如李自成的“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然还有孙中山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有了这些口号和纲领,才好更加聚拢志同道合之人。

而王庸的这句口号,也是深思熟虑很久的。

一开始王庸是想用,驱逐胡虏,恢复大唐的,但是不合适。因为张议潮手下,可是有很多其他民族的人的,先别说普通军士,光是康通信将军,就是粟特人。沙州地区有大量的粟特人,回鹘人,羌人,吐火罗人,这些人都受到张议潮的召唤,起兵反吐蕃。假如直接说驱逐胡虏,那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改成驱逐蕃奴。

而天下大同,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对待所有民族,只要认可我大唐,恢复了我大唐,那么皆是我大唐子民,没有区别,皆能沐浴大唐国恩。

虽然之前张议潮的所思所想,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来做的。但是却从来没有把他总结成什么概括性的纲领。而这十六个字,就是总结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想法。可谓是恰到好处,没有一字多余。甚至张议潮想把这十六个字直接绣在大纛上。

张议潮不知道王庸是不是故意迎合自己所说。但是就这短短十六字,让张议潮顿时感觉之前诸多政治上的迷雾,明晰了不少。

而此时张议潮看着眼前的少年,再次认真打量了起来,心中更加疑窦丛生了,也更加好奇,那个老道士的身份,能教出这样的徒弟?这难道真的是当代的张良与黄石公的故事?

若是如此,自己倒是应该拿出刘邦对张良的态度了。

不过张议潮依旧觉得很是梦幻,因为这一切都不像是一个十六岁少年所能想到的。

回顾这两天,王庸捐献粮草,展露算学,诛杀蕃兵,换血救人。一桩桩一件件,仅仅发生才两天,这让张议潮都觉得这一切完全不合理,却又确确实实如此。张议潮此时甚至冒出了一个奇异的想法,难道是因为自己崇信佛教,虔诚礼佛,所以感动了佛祖,所以佛祖在第一天就给自己直接送来了一个张良,来帮助自己?

王庸不知道自己穿越,究竟是不是因为佛祖他老人家的恶作剧。要是知道穿越的事情确实是佛祖所为,王庸肯定会毫不犹豫拿着RPG去找佛祖他老人家友好交流。

不过此时张议潮已然对王庸的才学和目的,再无疑虑。张议潮似乎也下定了某种决心。从一进门开始就皱起的眉头,彻底舒缓了。

张议潮忽然抚须,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驱逐蕃奴,恢复唐土,国富民强,天下大同。倒是一个少年该有的朝气。好,既然你有此番抱负,那我也不负如来不负卿。我这就给你这少年郎一个机会。只是看你敢不敢接,能不能接好。”

王庸起身行礼说道:“愿闻其详。”

张议潮随后略微一思忖,然后说道:“既然那些豪强门阀们不想让你在现有的五营一团里面担任军职,那这样,我给你一营250人的编制,直接让你做将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