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已经小了很多。
燕王府内。
朱棣坐在床边查阅近期北平城各处传来的密报。
道衍则是一手捻弄佛珠一手拿着本卷宗,边在房间打转,边津津有味的看着。
房间的火盆里烧红的炭火不时的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朱棣放下密报捏了捏自己的眉心,看到道衍面带笑容的在房间踱步不禁有些好奇。
“是何卷宗,竟让你看的如此痴迷?”
道衍听到问话看向朱棣笑了笑。
“是李翊的资料和这一年来所做之事的记录。”
朱棣听到这也是笑了起来。
“这小子是个人才,当时本王还想试试他的本事,可如今还没探出个底来。”
道衍放下卷宗,盘腿坐在了软榻上。
“此子确是不错,观他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可谓精彩纷呈。”
朱棣点了点头:“刚才看炽儿传来的密报,李翊出的赈灾之法甚妙,北平这周围的灾民多数已安排妥当。”
“是何赈灾之法?”道衍好奇问道。
朱棣从身边的一沓信件中找了找,然后抽出一张递给了道衍。
道衍接过仔细看了起来,边看边喃喃自语的分析。
“以王府七百人分成十人一组,按四个方向搜寻,每组负责一村。
这样铺开人手,精准目标,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十人中,两人前方探路,一人看后,中间之人轮流拉着雪橇赶路。
这安排也中规中矩,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能带不少救灾物资。
北平城四个方向三十里外都设置多个了营地,供灾民集中安置。
这样不仅容易管理,还能迅速统计出周边村落的受灾情况。
救援队伍联系到灾民后,就地取材制作雪地手推车,运送灾民和财产。
好一个就地取材,这样我们的人只需带着干粮即可。”
道衍看完把信放在了桌子上,沉吟半晌。
朱棣笑着对他说道:“本王还没告诉你,这计划是他刚到北平半个时辰内做出来的,可谓是即兴发挥。”
道衍听到苦笑起来:“此子到底有多少能耐?
青楼那次,救郡主,处理尸体,得秘信,隔日便抓到凶手。
之后不仅找出了幕后元凶,还顺便把潜伏在北平附近的杀手组织招募了过来。
去应天,借着开青楼与吴王交好,借吴王之口说服黄子澄,竟真的让当今皇上放世子他们归来。
这才刚从应天回来,就接手了救灾之事,还安排的如此井井有条。”
朱棣听完也有些吃惊,往日只是觉得李翊是个人才,却没有多想。
今日听道衍详细的总结,他觉得自己还是小瞧李翊了。
“若是本王再告诉你,前几日在府门外的那出戏,也是李翊托炽儿安排的,你作何感想?”朱棣说道。
道衍已经坐不住了,他飞速的拨弄手里的佛珠。
“贫僧听闻当日的事情,还以为是王爷想借雪灾一事拉拢民心,不曾想此事也是安排。”
朱棣长出口气:“装病示弱,再借此次雪灾一事,本王在北平的声望已经无人能及了。”
说完他又递给了道衍一封信。
道衍接过信展开看了看,手中佛珠差点拿不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