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卫仲道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各样关于黄昏的诗句,但他总觉得这些诗句都比不上王凌之前所作的那般精妙绝伦。
他暗自咬了咬牙,心中暗暗较劲:一定要想出比王凌更好的诗句来,否则这场比赛可就要输了啊!而且这可是淘汰赛,一旦失败,自己就只能黯然下台,失去继续竞争的资格了。
想到这里,卫仲道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双手抱臂,紧闭双眼,全神贯注地思索着……
就在这一刹那间,王凌已然将手伸进那第三个抽奖箱,并从中抽出了一张纸条。他定睛一看,纸条上所写的题目竟是边塞诗!这可着实令王凌感到有些猝不及防、无所适从。
毕竟,边塞诗对于创作者的要求颇高,不仅需要对边疆的景色和氛围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还要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戍边战士们的豪情壮志以及思乡之情等复杂情感。
然而,尽管心中略感慌乱,但王凌并没有轻言放弃。他紧紧皱起眉头,开始全神贯注地思索着该如何创作出一首符合要求且质量上乘的边塞诗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着半个小时的时限即将来临,现场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王凌突然眼睛一亮,像是灵感乍现一般。紧接着,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坚定而洪亮的声音吟诵道:“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一经出口,便宛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震撼全场。其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出了大汉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与勇气。
站在一旁的王允听到侄子吟出这样精妙绝伦的诗句后,心情顿时变得无比愉悦。
他暗自心想:自己的几个亲生儿子虽然才华还算过得去,但终究是显得平庸无奇。
万万没有想到啊,自己的这个侄儿竟然如此天赋异禀、才思敏捷,不但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构思并创作出这般优秀的诗作,而且还具备能文能武之能。想来,也算是对得起早逝的弟弟的在天之灵了。
这场比赛毋庸置疑,自然还是王凌胜出。
卫仲道虽然有些才华,可惜还是输给了王凌。
裁判意见一致,直接宣布了最终的结果。
这场比赛我宣布获得前十名者分别是:“王凌、李恢、刘晔、张淼、卫仲道、刑尚、高天、于化、钱程、等十人。”陈群兴奋的大声宣布道。
这场比赛我宣布获得前三名者分别是:“王凌、李恢、刘晔三人,请三人跟随工作人员前去专属观赛区。”
这三个人原本就彼此陌生,相互之间并无多少交流,此刻默默地一同走进了这间极度奢华的房间。刚一踏入房门,他们便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口中发出阵阵惊叹之声:“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万万没想到专门为我们所准备的房间竟然如此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再看看这些食物,简直是前所未见呐!由此可见,陛下为此次英雄大会着实耗费了大量的心思与钱财呀!”
这时,刘晔开口说道:“要举办这般规模宏大且隆重非凡的盛会,所需投入的钱财必然多得难以估量。
倘若仅仅是为了让众人在此欢娱享乐,那无疑是对钱财的一种极大浪费。
实际上呢,陛下之所以精心筹办这场英雄大会,其真正目的在于为咱们大楚选拔出杰出的谋士以及勇猛善战的武将啊!”
此外,这次英雄大会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便是能够借此机会密切留意各个国家以及异族的最新动态。毕竟,对于大楚而言,及时掌握周边势力的一举一动至关重要。
经过此番盛会之后,可以想见,陛下必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兵,率先向那些拒不臣服于我大楚的异族发起凌厉攻势。
而对于那些附属之国,如果它们依然不肯乖乖归顺,那么等待着它们的结局只有走向覆灭一条路可走。
据说,就连我的父亲也是从陛下那里得知,连遥远的罗马人这回都千里迢迢赶到了我们大楚。依我看呐,他们此行恐怕绝非单纯为了前来拜访或者游山玩水这般简单哟!
刘兄之才我等佩服!王凌和李恢同时向刘晔行礼赞叹道。
两位兄台不必如此!我们都是有才学之人,大楚新立,陛下急于选拔人才,自然是希望我等年轻人都能积极的展现自我,主动的为大楚效力。
所以到时候我们表现突出者,包括获得每场前十名者都会被陛下暗中安排去各地效力的。
王凌与李恢对视一眼后,纷纷点头,表示十分赞同刘兄那鞭辟入里的分析。
确实如此啊,无论面对哪一场比赛,我们皆需竭尽全力、倾尽全力地去应对。
毕竟咱们身为文人,陛下对于我们的期望和需求自是比他人更多一些。
也正因如此,这比赛的场次以及比赛的具体方式方才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呢。
此次陛下并未现身于众人眼前,这一情况倒是令人颇感意外。这时,只听一旁的李恢若有所思地说道:“依我之见呐,陛下定然是悄悄隐匿于暗处,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哩。”
他的这番话语,犹如一道灵光闪过,令王凌和李恢二人皆是恍然大悟。
听闻此言,二人不禁赞叹道:“李兄当真是思维敏捷、分析透彻啊!以李兄这般惊世之才,待到时机成熟之际,陛下必定会对您委以重任。”
然而,此时的刘兄却微微摇头,开口反驳道:“非也非也,二位兄台有所不知,陛下并非仅仅看重我等之才能而已。
真正能得到陛下重用的,乃是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能真心实意为大楚以及大楚百姓创造价值、提供优质服务,并具备强烈服务意识之人呐。”
话音刚落,二人听后皆是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后,方才回过神来,由衷地感慨道:“到底还是李兄所言更为周全详尽,观事察物亦更显深刻透彻呀。”一时间,众人对李兄的钦佩之情愈发深厚起来。
擂台上依旧热闹非凡,各自展现着自己的文采。
此刻台上最为亮眼的人是一位碧玉年华的女子,虽然不是第一个登台的人,但是自从此女登台后一直在擂台上没有下去过,无数对手都被此女的容貌和才学所折服,心生爱慕之心。
此女子拥有纤细柔美的容颜,温文尔雅的行为举止,自带的一股挥洒自如的书香气质,一看就是出身书香门第,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此女是何人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