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算他狠!”

梁材也紧紧捏着手里的严嵩奏本而吐出了这三个字。

接着,梁材长叹一口气说:“如此看来,倒是我,得引咎请辞啊!”

……

……

“陛下,户部覆议说,严嵩既然拿出富贾巨商破坏盐政在先的罪证,对其实行科罚倒也的确是师出有名!”

“而白仓等为免刑罚而愿接受纳粮之罚,本该感念部院严嵩仁恩,却无故挑起事非,而要朝廷逼部院归还罚粮,可谓奸诈之商!”

“另外,户部尚书梁材以对户部份管之盐政行盐之情况失察为由,而请罢其职!”

御书房。

在梁材上户部新覆议的题本后不久,杨一清就向朱厚熜奏禀了户部的意见,也提到了梁材请罪其职的事。

朱厚熜则道:“这个严嵩,有名正言顺的证据为何不早拿出来?”

“陛下,严嵩估计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为蓟州行淮盐,其实也与淮盐的确更物美价廉有关,不得不承认的是,淮盐的工艺与材质的确更好,产量更高,所以,要让边镇军民吃得起盐,也只能默认淮盐行于蓟州等地。”

“只是有人不领情,非得逼他戳破这层窗户纸。”

杨一清这时主动替严嵩解释起来。

朱厚熜听后问道:“是谁不领情?”

“陛下,自然是大司徒梁材。”

“兵科右给事中管见有本呈奏说,他查兵部发现,户部给兵部的一百余万石粮食还在户部的仓廒里,兵部并未关领,但梁材却对严嵩说,户部没有粮食,只有银元!”

“所以,管见怀疑户部在纵容这群奸商多得朝廷官帑,这里面恐有贪污滋养奸毙情事。”

张璁这时奏禀起来。

朱厚熜则因此吩咐道:“把管见的奏本拿来!”

原来,张璁在见严嵩被白仓通过都察院参奏后,就因为严嵩一直拿些不足于作为科罚依据的理由来搪塞朝廷,而在私底下对桂萼说:

“恩师还是想和光同尘,以为让些好处,对方就会放过他,殊不知清流与天子之间,只要不能统合,那天下人就别想在天子和清流之间左右逢源。”

“因为清流追求的是士大夫与君主共天下,所以为了天下官僚缙绅所持公论,连天子都敢忤逆,何况他一个大臣?”

“正是这个道理!”

“但不撞南墙不回头,严分宜现在不想得罪天下清流,想苟且,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不是谁都跟我们一样,为了这社稷苍生,早就把将来声名与结局置之度外。”

“不过,经此事后,如果他能反省过来,我们还是应该帮帮场子。”

“趁机除几个不容我们的人!让他们人头落地!”

“这样,才能让陛下彻底走上,除了为社稷苍生谋福祉来正自己将来名声,而不能有将来人到半百后,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故也与这些虫豸媾和偷安的退路!”

桂萼点了点头说道。

张璁颔首:“我让人李嘉鱼李承勋准备着呢。”

而当严嵩真的选择与清流撕破脸,如实陈奏盐商在蓟州违例行淮盐的奏本,被已进内阁的张璁和桂萼看见后,张璁就立即对桂萼一脸兴奋说:

“这些道貌岸然之辈果然不体谅家师的良苦用心!”

“是啊,这可是难寻的良机!”

桂萼笑着就对张璁把手做砍刀剁肉状说:

“正好借刀杀人!”

张璁颔首。

因此,在朱厚熜于御书房向杨一清询问起严嵩回奏状对之事,又从杨一清这里知道严嵩所反映的真实情况和户部意见时,张璁就把兵科右给事中管见弹劾梁材的奏疏递到了御前。

而这管见本来早就在私底下非议过梁材,言梁材虽廉但偏执不诚。

原因是管见作为六科言官,有稽查仓廒的权力,自然也就因此查到了一些秘密。

不过,管见倒是没有急着上奏反映此事,而是在李承勋受张璁之请帮帮严嵩后,通过李承勋的劝说以及对将来会重用管见的许诺,让其下定决心,参劾了梁材。

朱厚熜在看了管见的奏疏后,就立即下旨说:“令梁材自辩!”

“陛下,大司徒素来廉直,天下有闻,当不至于有藏匿官粮而中饱私囊之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