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哎呀,这魏国的祖先啊,竟然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和周武王是亲戚关系,周武王伐纣时,毕公高被封在了毕地,于是就有了毕这个姓氏。后来呢,毕家落魄了,成了普通老百姓,有的待在国内,有的跑到了蛮夷之地。其中有个后代叫毕万,他给晋献公打工。

晋献公十六年那会儿,赵夙开车,毕万坐副驾,两人一起出征霍、耿、魏这三个地方,把他们都灭了。灭了之后呢,晋献公把耿地赏给了赵夙,魏地赏给了毕万,两人都成了大夫。有个叫卜偃的家伙说:“毕万的后代肯定不得了!毕万这个名字里的‘万’可是满数,而魏又是个大国名。这么一来,毕万的后代肯定人丁兴旺!”果然啊,毕万的后代越来越牛,最后他们就用魏作为姓氏了。毕万有个儿子叫武子,武子后来又给晋公子重耳打工。重耳后来成了晋文公,就让武子继承了魏家的封地,还提拔他做了大夫,治理魏地。武子有个儿子叫悼子。

悼子后来把治理的地方搬到了霍地,然后生了个儿子叫魏绛。魏绛给晋悼公打工,悼公三年那会儿,诸侯们开会,悼公的弟弟杨干行为不检点,魏绛就教训了他一顿。悼公怒了:“开会本来挺光荣的事儿,你倒好,给我弟弟丢脸!”说着就要杀魏绛。后来有人劝他,悼公才消气。悼公继续让魏绛管事儿,魏绛就让戎族和翟族跟晋国亲热起来。悼公十一年的时候,悼公说:“自从用了魏绛,八年里我九次召集诸侯开会,戎族和翟族也都跟我们和好了,这都是魏绛的功劳啊!”于是赏给魏绛音乐,魏绛谦虚了三次才收下。后来魏绛把家搬到了安邑,死后谥号昭子。他有个儿子叫魏嬴,嬴又生了个儿子叫魏献子。这魏家啊,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话说这魏献子呢,给晋昭公打工,可惜昭公一死,六卿就强势崛起,晋国的王室就衰落了。

到了晋顷公的十二年,韩宣子这把老骨头撑不住了,魏献子就接手了国家大事。那时候晋国的宗室祁氏和羊舌氏闹得不可开交,六卿一怒之下把他们给灭了,把他们的地盘瓜分成十个县,每个县都让六卿的儿子去当大夫。魏献子跟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这几位一起,都成了晋国的重臣。

过了十四年,孔子去鲁国当宰相了。又过了四年,赵简子因为晋阳之乱,跟韩、魏两国联手攻打范氏和中行氏。这魏献子生了个儿子叫魏侈,魏侈就跟赵鞅一起干范氏和中行氏。

魏侈的孙子呢,叫魏桓子,跟韩康子、赵襄子一起把知伯给灭了,分了他的地盘。

桓子的孙子又叫魏文侯都,这名字取得真有意思。魏文侯元年,也是秦灵公的元年,那时候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也都还在。

魏文侯这哥们儿一上台,就忙得不可开交。第六年修了少梁城;第十三年派子击去围攻繁、庞两地,把当地的老百姓都迁走了;第十六年又去伐秦,在临晋修了元里城。

第十七年更厉害,直接攻打中山国,还让子击去守着,赵仓唐给他当副手。子击在朝歌碰上了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赶紧让车避开,下车行礼。可这田子方呢,一点礼数都不讲。子击就问了:“老师啊,您说,是富贵的人容易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容易骄傲?”田子方说:“贫贱的人更容易骄傲呗。诸侯如果骄傲就会失国,大夫如果骄傲就会失家。贫贱的人,要是言行不合时宜,没人用他,他大可以一走了之,去楚国、越国,就像甩掉鞋子一样轻松,哪像富贵的人,顾虑那么多。”子击听了,心里不太高兴,就走了。后来魏文侯又向西攻打秦国,打到郑地就回来了,还修了雒阴、合阳两座城。

到了二十二年,魏、赵、韩三国终于被列为诸侯了。二十四年,秦国来打咱们,打到阳狐才停。二十五年,子击还生了个儿子,真是喜事连连啊!

魏文侯这货可是个学霸,他虚心向子夏请教经书,对段干木也是客客气气的,每次路过段干木家门口,都得把车前的横木扶一扶,表示尊敬。秦国那边本来还想打魏国的主意,但有人说:“魏国的国君对贤人那么有礼,国民都称他仁义,上下一心,和谐得不得了,咱们还是别去惹他们了。”所以啊,魏文侯在诸侯间赢得了好名声。

魏文侯还让西门豹去守邺城,结果河内治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夸他。

有一天,魏文侯跟李克聊天,说:“老李啊,你以前跟我说过,‘家里穷就想找个好老婆,国家乱就想找个好宰相’。现在我选的人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觉得他俩咋样?”李克一听,赶紧说:“老板啊,我这个小人物可不敢议论您的大事儿,您就别问我了。”文侯说:“哎呀,老李你就别客气了,快说说你的看法。”李克想了想,说:“其实您自己就能判断啊。看看他们平时亲近什么人,富裕时怎么花钱,显达时推荐什么人,穷困时不做什么,贫穷时不取什么,这五点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了,还用得着我多说吗?”文侯一听,恍然大悟:“老李你说得对啊,我这就去定人选。”说完,李克就急匆匆地走了,路过翟璜家时,翟璜跑出来问:“老李啊,刚才听说国君找你商量宰相的人选,到底定了谁啊?”李克说:“魏成子当宰相了。”翟璜一听就火了:“你他喵的睁眼说瞎话!我推荐的西河太守、西门豹守邺、乐羊伐中山、还有你给国君当儿子的老师,这些功劳哪点比魏成子差了?”李克淡定地说:“你推荐的这些人,国君都是当臣子用的;而魏成子推荐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国君都是当老师供着的。你怎么跟魏成子比啊?”翟璜一听,立马就怂了,赶紧给李克鞠躬道歉:“我错了,我错了,愿意当你的小弟。”

过了几年,虢山崩塌,把黄河都堵了。魏文侯又发兵去打郑国,还在酸枣修了座城,跟秦国在注地打了一仗还赢了。但后来齐国占了魏国的襄陵,秦国也打到了阴晋。

到了三十八年,魏国又去打秦国,结果在武下被打败了,还抓了秦国的一个将领。这一年,魏文侯去世了,他儿子魏击继位,这就是武侯了。哎,这魏国也是命途多舛啊,不过故事还得继续,看武侯怎么折腾吧!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刚当上老大,结果他们家公子朔搞内乱,没成功,就逃到魏国来,还跟魏国一起偷袭了邯郸,可惜没打赢就撤了。

第二年,魏国修了安邑、王垣两座城。

到了第七年,魏国去打齐国,一路打到桑丘。第九年,魏国在浍地被翟国给打败了。后来魏国派吴起去伐齐,又打到了灵丘。那时候齐威王也刚上位。

过了两年,魏国跟韩、赵两国把晋国的地给分了,把晋国的后代也给灭了。

第十三年,秦献公把栎阳设成了县。第十五年,魏国又把赵国的北蔺给打败了。

到了第十六年,魏国又去打楚国,把鲁阳给夺了。然后武侯就去世了,他儿子继位,这就是惠王了。

惠王元年,那时候武侯刚死,他儿子跟公中缓争着当太子。公孙颀这哥们儿从宋国跑到赵国,又从赵国跑到韩国,跟韩懿侯说:“魏国现在正为太子之位争得不可开交,您听说了没?现在魏国得了王错,还占着上党,那可是半个魏国啊。咱们趁机灭了它,魏国就完蛋了,这机会可不能错过啊。”韩懿侯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跟赵成侯联手去打魏国,双方在浊泽大战一场,魏国被打得落花流水,国君都被围了。赵成侯跟韩国说:“咱们把魏国国君干掉,立公中缓为君,然后割点地就撤,这样咱们就赚了。”韩国说:“不行。杀了魏国国君,人家会说咱们残暴;割了地就走,人家又会说咱们贪婪。不如把魏国分成两半,这样魏国就不会比宋国、卫国强了,咱们也就没后顾之忧了。”赵成侯不听。韩国不高兴,就带着少数士兵晚上偷偷撤了。所以惠王能保住性命,魏国也没被分家,就是因为这两家没商量好啊。要是听了一家的话,魏国早就分崩离析了。所以说啊,“国君要是没选好继承人,国家可就危险了”。

第二年,魏国在马陵把韩国给打败了,又在怀地把赵国给揍了。第三年,齐国又在观地干趴下了魏国。第五年,魏国跟韩国在宅阳开了个会,还修了武堵城。可惜后来被秦国给打败了。第六年,魏国又占了宋国的仪台。第九年,魏国又在浍地打败了韩国。后来跟秦国在少梁打了一仗,还抓了秦国的将领公孙痤,夺了庞地。那时候秦献公去世了,他儿子孝公继位。魏国这几年也是挺忙的,又是打仗又是开会的,不过看来还是得悠着点儿,毕竟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话说魏国的运气真是过山车啊!就在第十年,魏国去啃了赵国的皮牢,结果彗星就出现了,仿佛在嘲笑魏国:“哈哈,你这小动作,我都看在眼里呢!”到了第十二年,天上更是上演了一出大戏,星星大白天就掉下来,还“砰”的一声巨响,像是在说:“魏国,悠着点儿啊,别太过火!”

过了两年,魏国跟赵国在鄗地开了个会,大概是商量怎么瓜分地盘吧。又过了一年,鲁、卫、宋、郑这四个小国的国君居然都来朝拜魏国,魏国这是要当老大的节奏啊!

可是,第十六年跟秦孝公在杜平会面后,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先是跑去侵略宋国的黄池,结果没占到便宜反而被宋国给夺回去了。接着,在元里跟秦国干了一仗,结果少梁被秦国给夺了,魏国还围着赵国的邯郸不放。这邯郸可不是好啃的骨头,魏国一围就是一年,直到第十八年才拔下来。

赵国一看不妙,赶紧向齐国求救。齐国就派了田忌和孙膑这对黄金搭档来救场,结果在桂陵把魏国给打败了。魏国这脸丢得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第十九年,诸侯们看魏国不顺眼,就联合起来围攻它的襄陵。魏国赶紧筑长城、塞固阳来防守。可是,这长城能挡住外敌,却挡不住内忧啊!

到了二十年,魏国不得不把邯郸还给赵国,还在漳水上跟赵国签了个和平条约。这一下,魏国算是元气大伤了。

二十八年,齐威王去世,中山君跑来给魏国当相国。这魏国啊,真是风水轮流转,一会儿当老大,一会儿又要跟别人求和。

三十年,魏国又去打赵国,赵国一看这势头不对,又向齐国求救。这次齐宣王听了孙子的计策,决定出手救赵打魏。魏国一看这阵势,赶紧大兴师旅,派了庞涓当将军,还让太子申当上了大将军。这太子申啊,一路上经过外黄时,有个叫徐子的家伙跑来对他说:“太子啊,我有个百战百胜的计策!”太子一听来了兴趣:“哦?快说说看!”徐子就说了:“太子啊,你要是亲自带兵去打齐国,赢了的话,富贵也就跟现在差不多;可要是输了的话,那魏国可就完蛋了。这就是我百战百胜的计策啊!”太子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说:“好吧,我听你的,回去算了。”可是那徐子却摇头说:“太子啊,你想回去也回不去了。那些劝你打仗的人,都是想从你身上捞好处的人。你现在想回去,恐怕没那么容易了。”太子一听,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结果他的司机也劝他:“将军啊,你要是出兵又回去的话,那就跟逃跑没什么区别了。”太子一听,心想也是,于是就硬着头皮跟齐国干了一仗。结果嘛,大家都知道了,在马陵被齐国打了个大败仗,太子申被俘,将军庞涓被杀,魏国军队一溃千里。

三十一年,秦国、赵国、齐国联手打魏国,秦国那边还用了个诈术,把魏国的将军公子卬给骗了,然后偷袭夺了他的军权,把魏国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秦国用了商鞅变法后,势力大增,东边的地盘都扩张到了黄河边。而齐国和赵国也趁机多次击败魏国。因为安邑靠近秦国,魏国就把都城搬到了大梁。还立了公子赫为太子。

三十三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在秦国混不下去了,就跑回魏国来。可是魏国这边也恨他入骨,根本不让他进门。三十五年,魏国跟齐宣王在平阿南边开了个会,大概是商量怎么对付秦国和赵国吧。这魏国啊,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东边要防齐国,西边要防秦国,北边还要防赵国,真是四面楚歌啊!

梁惠王啊,这哥们儿可是个“战斗民族”的国王,整天忙着打仗,结果嘛,嘿嘿,输了又输,可谓是“三战三败”。为了挽回面子,他就开始放低姿态,拿出厚礼去招揽那些有才能的人。这不,邹衍、淳于髡、孟轲这些大咖都被他请到了梁国。

梁惠王一见孟轲,就开启了“诉苦模式”:“哎呀,老孟啊,我这国王当得真是憋屈啊!打了三次仗都输了,太子被抓,大将战死,国家都快被掏空了,祖宗的基业都快保不住了。你这么老远跑来,能不能给我支个招,让我的国家好起来啊?”

孟轲一听,摇了摇头说:“大王啊,你这思路就不对啊!你一说利益,大夫们也想利益,大夫们一想利益,老百姓也想利益,大家都争利益,国家可就危险了。当国王的,就应该讲仁义,别整天想着利益!”

就这样,孟轲给梁惠王上了一堂生动的“仁义课”。可惜啊,梁惠王这脑袋里装的还是打仗和利益,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大道理呢?

过了几年,梁惠王去世了,他的儿子襄王继位。这襄王也是个有追求的国王,一上台就跟诸侯们在徐州开会,互相称王,还追尊他老爸惠王为“王”。可惜啊,这称号虽然好听,但实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接下来的几年里,魏国跟秦国、楚国打得不可开交,输多赢少。秦国把魏国的地盘一块一块地啃下来,魏国却是节节败退。这襄王啊,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

最后呢,这襄王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哀王继位。这时候的魏国,已经是风雨飘摇,张仪这些大才也都离他而去。魏国啊,就像一只受伤的狮子,虽然曾经威猛,但现在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哀王元年,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结果却是手牵手一起唱《凉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