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所谋,可是要彻查营中虚报兵员、冒领军饷之弊病?”
朱由检闻言,目光微闪,问道:
“王伴伴也有所察觉了?”
王承恩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答道:
“哪里及得上万岁的洞察秋毫,老奴不过是瞧见杜勋在回禀营中配置时那几分慌乱之色,心中便隐约有了计较。”
他稍微一顿,又接着说:
“先前,老奴也风闻一二,神机营本设有两位提督内臣共同执掌,但杜勋从中作祟,用些不明手段致使右提督去职,正巧念及此事,故而有所联想。”
朱由检闻言,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哦?竟有这等秘事?杜勋背后之人,莫非与王伴伴有所瓜葛不成?”
王承恩闻此言,脸色霎时变得惊恐,急忙摆手辩解:
“万岁爷莫要玩笑,老奴纵有天大的胆,也不敢与那等奸邪之辈有所牵扯啊!”
见朱由检含笑注视,似是不信,王承恩愈发显得慌乱。
朱由检见状,笑容不减,安抚道:
“朕深知王伴伴的为人,勿须过分惊慌。”
言罢,他忽地转换话题:
“那么,王伴伴可有线索,杜勋究竟依附于何人?”
王承恩闻此言,神情微滞,轻吐一口气,似是无奈道:
“老奴心中有数,此人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领总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曹公公,也是老奴的义父。”
朱由检听闻此言,心中亦是一惊,随之轻叹了口气,感慨万分。
曹化淳虽未与崇祯共赴煤山之难,但崇祯身边却是占据着最重要的亲信位置!
与杜勋之流的小人不同,曹化淳以其忠诚敦厚著称,未有劣迹斑斑之名!
且在清朝建立后,主动上京拜谒顺治,恳请修缮崇祯陵寝,其忠心可见一斑。
朱由检深知曹化淳的为人与能力,只是基于现代人的历史知识,他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王承恩作为亲信。
对于曹化淳,尽管尚未谋面,朱由检心中自有一番考量。
他决定遵循历史的轨迹,让曹化淳在其原有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
朱由检无意过多干预,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曹化淳个人能力的信任。
朱由检轻轻摇了摇头,转而对王承恩吩咐道:
“去,请曹化淳来见我。”
王承恩听后,面色不禁一变,连忙劝道:
“万岁爷,曹公公或许并不知情,以他对您的忠心,断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的。”
朱由检望着王承恩的紧张模样,笑道:
“放心,朕并无责罚之意,只是想让他来此,长长记性,日后收人时多留个心眼,莫要学那魏忠贤不分善恶,广纳奸佞之辈。”
王承恩口上应承,心底却暗暗一叹,陛下此举,实则寓含杀鸡儆猴之意,恐怕曹公即将迎来一场无妄之惊了。
正当此时,营房方向急匆匆走出一行人,朱由检抬眸望去,只见杜勋带着亲兵走在前头,身后紧随几位身披山文甲与布甲的将领。
杜勋一见朱由检目光投来,脚下不由加快,同时压低嗓音急促叮嘱随行众人:
“我方才的话,你们可都给我牢牢记住,谁若敢多嘴乱讲,第一个拿他是问!你们各自家中老小还指望你们呢,都给我掂量清楚!”
言毕,几位武将面露惧色,纷纷低声应和!
唯独一名刀疤脸将领眉头微蹙,默不作声。
一旁的亲兵见状,低声喝道:
“熊把司,杜爷爷的话已说得明明白白,怎么做,你自己权衡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