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解决。别离开我。别走。”
扬起的唇角僵在原地,宫熙贤有些错愕,有些窒息。解决?自然是眼下的困境了,可是别离开我?她何曾说过这样的话,又是什么让他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是那天她气他委曲求全么?那他的不安未免也太持久了些。还是说那根本是不相干的两件事,两件他目前最担心的事,就连在梦里也不放过他。
宫熙贤再次试着摇醒他:“林远,林远,起来去床上睡好不好?”
可是林远一直不为所动。即便听不到,这么个摇法也早该醒过来,宫熙贤这才意识到林远似乎有些低烧。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她时刻记着那时医生的提醒,任何病症都有迹可循,一个人最先垮掉的是他的免疫系统,她一时间便有些着急。好在在她接通白院长的电话之前,林远终于醒了。
宫熙贤收回水杯,问他需不需要去医院,他直说小毛病,睡一觉就没事了,然而事实却是,即便吃了药,后来依旧睡得不安稳。可你看,忧虑都已经反映到机体上,这人现在却好像完全没事一样,照旧烧火做饭,招猫逗狗。
如果也能来招惹逗弄一下女朋友就好了,可是即便宫熙贤试着主动抛出相关话题,他看起来依然不想多言,似乎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在他这里尤为沉重,即便她并不是那种将每句话放大为承诺的恐怖女友。
就好比她问“如果弥生发言的中心思想是你教给他的,那何不你自己来,这样大家都能省事”而已,他也只是用一句“还好”一带而过。一个结果而非原因的解释,怎么听都像在敷衍。好在很快她自己找到了答案。
如果说第二波讨论仍然是林远不怕给人添麻烦的结果,那么第三第四波仍是如此,他的朋友们就未免太过体贴周到。不同的话题,不同的IP地址,不同的表达风格,宫熙贤终于看清楚,林远此举意在不让人参透其中的联系以及发现人为控制的痕迹,进而降低大势所趋、水到渠成的效果。而她也不得不承认,一开始的确是她小看了人,林远的论证过程清晰有力,步步递推,终于让人意识到到底什么才是因私废公。
它是社会资源的空置,宁愿将其束之高阁,最终甚至化为尘与土,也不愿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他给的例子再贴切不过,大学图书馆是否对市民开放不仅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资源最大化利用方面的热门话题。
它是天价文献数据库的荒谬。大学科研经费是为公,作为科研成果之一的论文经过数据库公司的综合整理,仿佛一夕之间变为私,大学转头就要为自己的产出付出高额的订阅费,要知道,那不仅不是信息咨询服务费可以高到的程度,又何尝是喝水不忘挖井人的姿态。
它或许还是夏校的蓬勃发展,如果一定要将裴誉林远之所作所为定义为假公济私的话。众所周知,所谓夏校,是指为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设置的大学课程或者研究生项目的短期体验活动,类似于夏令营的一种教育培训模式。真要说起来,夏校比之裴誉林远在假公济私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因为这种商业活动不仅利用的师资力量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以盈利为目的,起码裴誉和林远之间不涉及任何金钱往来。
几轮讨论下来,东风显然已经变成龙卷风,此时不顺势而上,更待何时。事实上,即便在最初也并非没有维护林远的声音,就像一开始就有人替他澄清,篮球赛报名规则压根就没有明确说林远这样的身份一定不可以参加比赛,只不过在声势浩大的压倒性阵仗面前,有人自我怀疑,有人找不到立足点,有人怕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微弱的声音终究没有形成对抗的音量。然而,现在的局面无疑已是另一番景象,公道自在人心,林远做的就是让人心拿到话语权,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说一时三刻就会翻盘反转,但起码被告有了辩护的余地,起码罪名不会被一锤定音。
让宫熙贤印象深刻的发言很多。就像成功引入东风的那位,在评论中自认在不起眼儿的地方发表了不起眼儿的见解,哪成想跟帖评论居然一跃成为当日之最,但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她的大局观无疑是那段发言深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她这样写道:“在一片批判声中,我的特立独行大概率会被认为是哗众取宠,但事实上,是最近论坛里的热议话题给了我启发,我指的是配合公安部门侦破案件、图书馆对外开放、天价数据库以及夏校等等。
大家用将近一周的时间从各个角度批判了破坏教育公平一事,但我想就事论事地说一句,这件事从结果上来看,资源没有浪费,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节能、节水、光盘计划、楼市去库存,并非考虑的是个体消费力,而是运用整体计算方法。我不知道在个体利益上,林远一事是如何计算的,但从整体资源角度,结果已经相当明确地告诉我们,资源确实得到了有效利用。
更何况,说到底谈及的资源里公的比例有多大,而口口声声说的假公济私里,林远到底算在公还是私里面,斤斤计较的各位,不妨认真算一下。如果算不好,算得不公平,那么不如听我一句,看结果吧。”
相形之下,另一段备受关注的发言则胜在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发言中说;“说到底教育公平的目的是实现人人有学上,而不是将人拒之门外。学校一没有因为林远拒任何人于门外,二也没有赋予他任何特权,说他破坏教育公平未免言过其实。
我这样说,可能又会有人跳出来强调,既然拜师学艺就可以享受顶级资源,那大家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去找门路拜师好了。如果你不介意没有学位可以拿,如果你只是想学艺,那么未尝不可。但我仍然劝你三思而后行,你当真觉得如果不通过现有教育机制的甄选,你能拜到裴誉教授为师,在我看来,这件事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难得多。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不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身份正义问题。林远近一周遭受的所有非难大概都出于此,那么假如他不是裴誉教授私下收的徒弟,而是教授的孩子呢,大家又当如何看待这件事?我教我的小孩生存技能,我带我的小孩出现在工作地点,让他耳濡目染,日有进益,是不是看起来就合理多了。可惜,大家拜托教授写推荐信的时候,常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自觉,到林远同学这里却分得格外清楚,弟子毕竟只是弟子。
顺着这一逻辑,可以再次论证我在开头提出的观点。给到林远资源的是裴誉教授,并非学校,也就是说,学校赋予特权的对象是裴誉教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压根谈不上教育公平与否,作用对象都没认清不是么。
所以如果说这件事存在任何有失妥当之处,那就是裴誉教授的先斩后奏。如果他先和学校谈好条件,当然,没人会觉得他谈不下来,没人会觉得他配不起这份“特权”,那么也就不会给有心之人以可乘之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