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源局是铸造钱币的机构,主业是铸造洪武通宝钱,副业还铸造火铳、铁蒺藜、铳炮等火器。
到朱棣削了侄儿,迁都北京后,才设立兵杖局和军器局,专门用作生产火器和铠甲等。
“遵旨。”吴宪应道。
一行人风风火火赶赴宝源局。
宝源局主事张宗德早在门前候着,看到太子殿下驾到,恭恭敬敬地纳头便拜:“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宗德身后的一众穿着粗布麻衣,头戴网巾的工匠也齐齐跪倒在地。
“平身!”朱标走到张宗德面前,上下打量了一下,出声道,“烦请张主事为向导,本宫先进去瞧瞧。”
“遵命!”张宗德在前面带路,朱标和吴宪等人紧随其后,进入宝源局。
只听见宝源局里打铁的声音络绎不绝,有的匠人在呼哧呼哧地拉风箱,有的匠人将煤炭送入火炉中,瞬间窜起重重火焰。
融化的铁水被浇筑到固定容器,待冷却后,又被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拿着铁钳夹出。
壮汉牢牢夹住铁块,两个年龄较大的匠人抡起铁锤反复敲打,再送入火炉煅烧,再接着敲打,初步形成了一支火铳的外形。
接着一个大汉将锻打后的火铳丢到一个装着不明液体的木桶中。
一支火铳的大体轮廓就初步制造出来了。
除了锻造坊,朱标等人在张宗德的带领下,还依次参观了火药坊、火球坊、火炮坊。
整个宝源局上下都充斥着硝石、木炭、硫磺的味道,到处都是忙碌奔波的工匠。
在明朝,职业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都是世袭罔替。
不是你想选择什么行业,就能选择什么行业。人一出生就注定了其身份。
王大是工匠,那不好意思,他的孩子,王一毛、王二丫、王三蛋……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抱上了大明朝颁发的“铁饭碗”,统统也只能做工匠。
“张主事,现今每日能产多少支火铳?”朱标转身向身后的张宗德询问道。
“回禀殿下,现有工匠每日可产五十支左右。”
“不够,远远不够。”朱标听到这个数字后摇了摇头。
“那殿下,就只能征调各地工匠和京城坐匠了。”张宗德望着朱标应道。
明朝规定各地工匠定期赴京服役,每三年需到京城服役三个月,为了鼓励外地工匠赴京,朝廷还免除了工匠家中应服的徭役。
除了外地的轮班工匠,还有一部分长期固定在京城的工匠,被称为“坐匠。”
坐匠长期在京城做工,但是每月工作十天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回家搞别的生产了。
宝源局主事张宗德顿了顿,欠着身子答道:“除外地轮班工匠,眼下京城尚有坐匠500余人,皆可供驱使。”
“好。”朱标大喜道,“张主事,立即传下令去。”
“命各地轮班工匠和京师坐匠全员赶赴宝源局。”
“外地工匠有前来者,免除其三年徭役。”
“京城坐匠有前来者,薪酬翻十番。”
张宗德听到“翻十番”,眼都亮了,只悔恨自己不会打铁。
“全部工匠日夜制作,五日能否制成5000只火铳?”朱标皱了一下眉头,问道。
张宗德明知任务艰巨,但又回想起陛下所说的“定斩不赦”,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臣尽力完成”。
“好。”朱标拍了拍张宗德的肩膀道,“那张主事,我五天后来取货。”
“可是殿下……匠人薪俸该……”张宗德偷瞄了一眼朱标,支支吾吾地说道。
“放心,取货之日,我一次付清。”朱标哈哈一笑,“张主事那份薪俸本宫也记下了。”
“谢殿下!”张宗德激动地说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