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伦终于是微笑了出来,接过绢丝看了起来,又叫人拿来笔墨,对着四人说道:“在这里签个姓名,而后将河北的事情,一并说给我,以后就是太子的人了,谁要免你们的官,要你们的命,可都得掂量掂量了。”
五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是一直落后于人的贝州別驾高景率先落了子。
“好!”杜正伦见有人签字,抚掌称好。然后当即说道:“詹事府正好缺了一名府丞,我看阁下就很合适嘛。”
正六品的京官,尤其是东宫官,出了京师,那都是见官大三级。虽说是降了一品半,但哪里是地方官可比的,尤其是被免了的地方官。高景得了许诺,脸上的笑都快溢出来了。
余下三人哪里还撑得住,争先恐后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等到众人落了字,杜正伦才开口道:“既然是一家人了,那就不要再说两家话了起来坐吧。”
待到五人落座,此时太子也悄声走了进来,缓缓落座。杜正伦这才开口道:“河北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说出来给太子殿下。无论是什么事儿,我提醒你们,现在说出来,太子会为你们补救,等陛下和楚王查出来,再想说,就去三司说去吧。”
五人听后七嘴八舌的便开始说了起来。
其事细枝末节甚多,可若并入史书,不过四个大字:强征暴敛,说的文明点,也不过是一句土地兼并。
河北的田,百姓与大官名门三七分成,几十万百姓得三分,几千豪绅得七分。
陈争道:“这件事儿,也不是本朝一朝之事,从隋炀帝天下暴乱开始,都在做。发了灾,先调走义仓的粮食,您也知道,隋末之后,那暴君无道,河北三反三复,那些人,强征暴敛,十个人养一个兵,可光是窦建德就拥兵十五万,河北哪来的一百五十万百姓养他们,百姓养不起,逃的逃,跑的跑,我们也深受其害啊。”
魏勋也是应和道:“对啊,好不容易等到陛下拨乱反正,可您也知道,我们这些地方官,苦的那不是个人活头啊,我家里十三口人,都指望我一个人的俸禄活着,实在养不活啊。只能.......只能是想一些别的路子。”
陈争连忙解释道:“也不光我们几个人在做,河北从隋末开始就这样,我们停了,他们接着抢,我们才得了多少,渤海高老太君,只一门就有良田十七万亩,下官……下官不敢贪墨,只象征性拿上一点,家中不过才不过百顷。”
高旭现在掐死这个陈争的都有了,可他却不敢当场放肆。
杜正伦怒骂出声:“混账!朝廷一品的大员无恩赏也不过才分六十顷,你一个从四品的刺史,居然纳田百顷,还好意思说收敛,你要是不收敛,这个位子,是不是你来做?”
陈争连忙磕头认错,又有些委屈的为自己解释道:“下官知错!下官知错!只不过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下官不贪,这个进贤冠就戴不稳啊。”
杜正伦也没有真的要怪罪的意思,只是说道:“继续说下去,楚王殿下在河北做了什么,让你们如此忌惮?”
高旭道:“他要只是赈灾,博个好名声,我们也就顺水推舟,给了这个面子了。河北的官员那么多,找几个给他交差也无伤大雅,可他不打算赈灾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