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小道士在村里呆到了八月初就回三清山了,我则是继续陪着爷爷。

爷爷现在的情况已经好转了很多,基本上不需要我来搀扶了,所以我多余的时间就去周边看看。

距离村子大概一公里左右有一个水库,以前是一个堰塞湖,后来为了蓄水所以就建了一个水库。

到水库需要穿过一片茂密的杉树林。

前几年来了一个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墓葬群。

这个墓葬群就在杉树林旁。

传说以前到了半夜都会听到厮杀声和说话声,还有人看见过骑着高头大马的古代士兵。

当然也只是传说罢了,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事情也少有亲历者。

这一天正好以前认识的一个小伙伴回村了,于是约好过几天去水库钓鱼。

听经常去那里钓鱼的人说水库中有很多大鱼,三四十斤的都不算大,有的看到过一百多斤的鲢鱼。

附近村子很多人没事就去那钓鱼。

三天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刘威拿着鱼竿和鱼篓出发了。

大概步行了三十多分钟以后我们就到达了水库。

水库边上全是人,完全没有一个好的钓位,于是我们沿着水库边向西走了大概半个小时。

才在一个比较茂密的小矮树林里面找到了一个钓位,这里几乎没有人来。

钓位有点特殊,是由几个大石板组成的,往延伸了大概三米左右。

我们两个站上去跳着试了试,发现很扎实,于是走到顶拿出小马扎,开始左右开工。

八月的湖北的太阳那可不是一般的毒辣。

原先我们两个还穿着小背心,现在都脱了,事先准备装鱼的水桶现在变成了我们两个屋里降温的利器。

两个小时一直没有鱼咬钩,本来商量着准备再等一会没有鱼我们就往回走。

突然他的鱼漂开始有了动作。

当时可没有什么现代的工具,就是一根鱼竿一捆鱼线,也没那么多的讲究,上钩就抬杆。

“孙强,帮我拉一下,应该是一条大鱼。”

对于我们来说十来斤的鱼都是大鱼了,再大我们可真的扳不动。

我听到以后帮他一起提着鱼竿。

怕鱼线会断掉,我们收一下就放一下,来回来五六次。

终于水面中泛起了很大的水花,一个脚掌大小的鱼头挣扎出水面。

“翘嘴,翘嘴!这鱼有小十斤呢,快快快!”

看到这里,我和刘威直接用全力,当时的姿势都差不多要后仰了。

不过这种大鱼可不是我们两个能够驾驭的。

不一会鱼线就断了,我们两直接摔到水中。

刘威倒是利索他一会就爬上去了,而我掉下去地方比较深。

在我往水面游的时候看到石板的边缘。

上面好像有一些字,就像是一个墓碑倒下来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刘威抓住我的手把我提了出来。

我们两互相看了一下,然后大笑了起来。

两人就像两只泥巴狗一样。

不过这一下身上的暑意全部消散了。

又过了两小时,已经快到下午四点了,才有鱼上钩。

这次的鱼也不大一斤左右。

湖北山区的天气就像狗脾气一样,说来就来。

前一秒还烈日洋洋,下一秒就乌云密布。

我们两个看到这天就自结束了这次的垂钓之旅。

我们刚开始收拾东西,这雨就下了下来。

等我们收拾好的时候,小雨就变成了暴雨。

这个时候视线都是模糊的,路也难走,只能一步一探慢慢沿着来路走。

我们两人沿着湖边往前走了一会后来到一个土路。

不过这是个三叉路,由于雨太大实在看不清楚路通往哪,我们就按照大致方向选择了右边的路。

走了没一会就进了树林,在树林中雨水就小多了。

只不过树林中起了雾气,虽然能看清周围的环境,但视线并不远。

这条路和我们来时的路差不多,于是我们就顺着路往前走。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雨就开始停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