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理科后,政治还是要学。地理、历史不学了。李老师不教我们,但他依然非常关心我。少学两科了,我觉得轻松很多,至少训练数理化的时间更多。但英语的学习开始吃力,因为需要记忆的单词和词组越来越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合我,我上课基本上都是自己看,也记老师的笔记。老师非常好,很多时候用汉语不断翻译,我至少知道老师在做什么说什么。英语课本上汉字越来越少,我必须积累更多单词,不然很多问题难以回答。
语文还是复杂,听课弹性很大,多阅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不知道读什么,也难以立竿见影,作文认真写就没有问题,但写起来总是不稳定。立体几何不能难、电学好懂、化学开始学习元素周期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难理解的。政治学科在那时死记硬背就有效,老师上课补充很多。一到高二,分文理科后,同学们的变化很大。学习呈现两头发展现象,成绩逐步上升的不少,但越来越学不走的也多。
高二读书人生目标真正有点规划后,我比较喜想当医生。理由在于看见一个连碳酸氢钠都不清楚的乡村医生在街上摆摊都能够赚钱很多,不要说大医院厉害的医生。理想是华西医科大学。实际上那时分数并不高,我完全可以实现。
有了目标,学习自然用功些。每天在学校都很充实,虽然四川的冬天对农村孩子来说是寒冷的考验。已经过了高中第一个冬天,坚持下来了。高二的冬天衣服方面多了毛衣——姐姐织的毛衣,外套也厚一点了。进入12月后的每一天早上,我都能够坚持在外面墙边读英语,与同学交流时间少一点,学校缺水状况改善。所有的老师都了解我了,几次考试,我都能够名列前茅。老师们对我期望很高。
在学校,老师95%以上都是以学生为荣,他们对学生充满了很多的期待,负责的有水平的老师呕心沥血,他们的成绩就是老师的成绩,每个老师都巴不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为他们争面子,他们也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心血。特别是农村中学,他们的整体生源基础不好,教学质量不理想,如果有一些学生,他们觉得能够学好,将来能够考好大学,那所有的老师都将非常珍惜,他们愿意倾出自己所有的精力来培养这些孩子。一旦在一个农村中学有一个同学或者几个同学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名牌大学,那么对这个学校的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是他们一辈子都自豪的事情,而不在乎也不奢望这些学生能否感恩老师。他们不像重点中学一样,管得好管得不好,再怎么都有几十或上百人上大学?而农村中学在八九十年代,高考竞争激烈的时候,说不定没有学生能够考上大学,最多有几个大专或中专生就不错了。这个时候要出成绩,要么老师们非常认真有方法,要么学生有天赋,否则也是非常难有希望的。金垭高中在我们这一届是充满希望的。
80年代末的高考,四川考七科,文理都有政治。数学、语文是120分,英语只有100分,生物只有70分。文科是地理70分。当时710分总分上本科的分数线一般在480左右,低5分左右就是大专线,再低5分就是中专线。有的时候485或者490就是重点线,那个时候的重点线跟这个本科线距离不大,但有的时候又差二三十分。有些学生考到470多分,一般都选择读个大专,因为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读个本科、大专甚至中专,毕业出来,都能够分配工作,也算是有面子了。当时,很多人是差几分没有上本科,然后就读了大专,那么读大专读最多的就是达县师范专科学校,我们叫达师专。中专的话就是卫校,还有粮食学校、财政学校等等。这些学校还是非常抢手,毕业多数是分配到粮站、银行等单位。在那个时候,这些单位工资待遇都非常好。就算是读了达县卫生学校,毕业了职称是医士。可以在一般医院做医生。工作几年,也可以成为副主任医师,还是不错的。
我对前途信心很大,特别是快第一学期快结束时,班主任说六月份全县统考,交叉监考,要选拔学生和老师到新的达县中学。不仅仅我的思想、目标、行为在变化,同学们都在变化。王同学上课也少睡觉、吉同学很少来问我问题、各科练习增多、校长也经常来教室辅导、学校饭堂的菜也改善一些…总之,学校不知不觉有一些新的气象,我似乎感觉华西医科大学离我只有100公里了,慢慢走路都可以达到。
学校教职工宿舍前面有两株桂花树,每每经过那里时都会认真看看,好好闻闻。桂花、栀子花、玉兰花与茉莉花、九里香都是非常纯正的白色花,茉莉花、九里香远远就可闻到香味,桂花、栀子却要认真闻才能闻到那种特殊的奇香。南方也有桂花,新品种,多是盆生,小小的就可以开花,鼻子靠近闻才闻到香味。在金垭高中看到的的两株桂花树属于“夫妻”数,师母后来说是一雌一雄,彼此一起才会开花结果,一般是八月开花。它们好像我的任老师与师母,一个在教育园地默默散发出静雅的奇香,一个默默陪伴却同样给学生无限的热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