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汉桓帝建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9年,段高出生在凉州武威郡,他的父亲段林是东汉名将段熲之子,祖上曾任西域都护,可谓是名门之后,将门世家。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军中摸爬滚打,习武,骑射,练的一身本领。自打他记事起,就没有离开过军营的陪伴。
东汉后期,政府对西域的掌控力不断减弱,鲜卑和羌人崛起,时常对西域诸国打压骚扰,从永寿二年公元156年起,到建宁元年168年,祖父段熲在西域用兵180余次,彻底平定了西羌。
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段高冠礼,正式入军中在祖父破羌将军段熲帐下任偏将军。时年春,汉庭招抚东羌,段熲上表汉灵帝认为春耕繁忙,羌人暂降只是拖延时间时间,其后必反,建议乘机彻底消灭。为灵帝所不允许。至夏季,东羌果然起兵造反,部落聚众围攻武威郡。
段熲奉命平叛,段高随军出征。段熲命先锋五千军士在武威郡凡亭山占据高地,自己率领大军扰袭羌人后路。羌人引兵数万围攻凡亭山,段熲命段高带兵一千前往支援。这便是段高的第一战。
段高接令后不敢停留,马不停蹄赶往凡亭山,突然赶到的汉军打乱了羌人的部署,段高引军冲杀,山上汉军也掩杀下来,两下夹击,羌人大败,死伤万余而逃。段高也进入凡亭山拒守。
不料半夜,羌人主力赶到,连夜攻山,汉军陷入苦战,一连九日,汉军死伤四千余,羌人留尸数万。山中土木皆被血水沁红。
第十日,汉军断粮,段高率领余众千余人杀入羌人大营,鏖战一日不退,此时双方都杀红了眼,段高也记不得自己杀了多少人,汉军人少,但胜在血气犹在,竟也不落下风。之后,段高被一羌将从后偷袭,右臂几乎被砍断,幸得左右亲兵死死护住。
至黄昏,段高亲兵只剩十余人,段高几乎要拔剑自刎,幸段熲引大军从后突袭而来,羌人终于崩溃,向东而逃,段高因而幸存。但伤势太重,军医无奈,急送后方医治后得一名医张伯祖医治,方捡回性命,只是右手伤了筋骨,勉强可以用笔,却不能再使刀枪。
段高回忆到此,又是一口干完碗中之酒,恨恨的说:“我不怕死,只是祖父平身历一百八十余战,父亲也大小战阵近百,唯独我,首战即是终战,怎么不能成为心中憾事啊!后来祖父步步为营,结阵而围,尽数歼灭了所叛羌人,又招抚归降的羌众分三郡安置,彻底平息了羌患,受封新丰县候,食邑万户。这才是我心中大汉之英豪啊!哪里向我这般窝囊,可惜只能在一小县任个书掾。”
“不想段兄还是将门之后,关羽失敬了。”关羽起身抱拳:“段兄祖父竟是段熲段老将军。我也是久闻段老将军威名,我大汉能有段老将军这般人物实在是百姓之所幸啊!段兄虽只一战,却凶险无比,又得段兄英勇奋战,以数千人斩杀敌军数万,拖住羌人主力,段老将军才能从容部署,全歼羌人。只此一战,必能流芳百世,足矣!”
“关兄不必劝慰,你看这世上只记得统帅之名,可曾有谁记得流血阵亡的将士姓名?我自知能活下来,已是万幸,只遗憾从此不能在持刀征战,遂辞了军职,来一小县了此余生。”说到此处,段高难掩失落之情。
“段兄即然说到统帅,敢问统帅之责可是冲锋陷阵?”
“自然不可,统帅之职需坐镇三军,调度有方,岂可轻易涉险?要是身陷困境,岂不贻误军机!”
“既然无须冲锋陷阵,那么纵使段兄无法使用兵器,也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将士,为国效力。”关羽开导段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