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被刘备上手,赵云内心是抗拒的。
虽然刘备很帅,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如此主动终究让人心生警惕。
但随着刘备与他谈天说地,从人生理想,聊到家国大事。
赵云很快就沦陷了。
他虽然年少,但也晓通大义,有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志。
但他从军以来却饱受轻视,本以为公孙瓒是刘幽州部下,会与刘幽州一般深明大义,礼贤下士。
可公孙瓒并没有重用他,只任命他为区区一屯长,从此军中待命,不见出头之日。
如此人生昏暗低谷之时,待他如手足般亲切,又志同道合的冀州刺史刘备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日渐颓唐的心房。
士为知己者死,他已经下定决心,此生若有机会定为刘刺史效死。
天色渐亮,田豫跪坐在一旁,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
虽然彻夜未眠,但他一点儿也不困。
这一夜,刘备与赵云彻夜长谈,期间云长、翼德到来,四人聊得更是火热。
他陪坐一旁,偶有言语,但更多是在聆听。
聆听汉末仁人志士的雄心壮志,聆听理想主义者对美好未来的大胆遐想。
虽然他们受困于时代,言语之间有狭隘之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美好的情操。
与这样一群人共事,当真幸甚至哉!
“哎?天怎么亮了。”
“子龙,我与你意气相投,当真相见恨晚。”
“既然公孙瓒那厮不重用你,不如来我大哥这里,我等一起练武,一起喝酒,岂不美哉?”
“奈何与玄德公相识太晚,如今云已投奋威将军,若始乱终弃,不免为人耻笑。”
赵云双眼微红,声音低沉,经过这一夜长谈,他对刘备、关羽、张飞亦是难舍难分,但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以信义为先的他几经挣扎,最终还是选择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哎,这就是子龙呀……
田豫闻言也在内心长叹,历史上赵云也是如此,虽然和刘备关系极好,但受困于信义,不愿意背弃公孙瓒。
直到公孙瓒杀了刘虞,赵云才对公孙瓒彻底失望,用兄长去世为理由,离开了公孙瓒,并立誓一定会报效刘备。
而后当刘备来到邺城,赵云果然来投奔,从此在刘备帐下立下汗马功劳,与关张马黄并列一传。
不过赵云不入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用赵云,毕竟现在刘备和公孙瓒还是一家,只需要去管辖赵云的校尉处借用一下即可。
到时候和云妹一起去黑山,朝夕相处之下,早晚有机会戳穿公孙瓒的真面目,到那时云妹自然会加入老刘麾下。
田豫在心中暗暗定下了计划,但刘关张赵毕竟不知未来之事,一行人垂泪而别,往校场训练,不在话下。
……
又过了三日,眼看初平二年已经到了年末,田豫与赵云各自骑了匹骏马,又带了五员精锐轻骑,出公孙瓒军大营,直奔西方而去。
一行人伪装成游学士子,过经县,渡漳水,将及南?县,正欲投村舍休息,未曾想竟在村口见到了一彪军马。
这支兵马约有十余人,皆是骑兵,打着公孙瓒的旗号,其后有一大车,几个黔首正一脸恐慌地往里面搬放财货。
为首军官正抱着一个妇人,虽然那妇人浑身是血,仿佛早已没了生气,但他依旧来回耸动,乐此不疲。
显然,他们是乱兵,刚劫掠了这個村舍。
田豫捂着胸口,只觉一股气横亘其间,好他娘的闷!
他虽然知道这时大多数军队都军纪不好,多行劫掠之事,但毕竟还没亲眼见到,也没想到亲眼见过后会如此难受。
赵云并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握紧了长枪。
他虽然也十分愤怒,但他此行的职责是护卫,一切要以田豫安全为先。
“子龙,有把握吗?”田豫问道。
“若不能尽数杀之,云愿军法从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