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名小小的幼童。
扛起了当时晚清末年整个民族的希望。
从1872年开始。
到1875年。
大清王朝当时一共对外派遣出年龄从10岁到15岁之间。
总体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120名少年。
先后分为四批。
以官费留学的方式远渡重洋。
踏美利坚当时的土地。
“这些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的瓷器碎裂成千百碎片,散落在华国和鹰酱的历史尘埃中。”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的大清王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或许是因为自救?”
“又或者出于其他目的,总之,这一批当时的留美幼童,是我国历史有记载的最早,由官费出资,派遣出国的留学生。”
“这些学生当时在国外的留学计划,原本应该是15年,可惜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他们的留学计划迫使被中断。”
“随后被召唤回国。”
傅菁草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根据她从历史书中找到的点点滴滴。
去拼凑过去的那一段历史。
“这些留美幼童的事迹很少被人知道,我们也是在前几年,才从历史书中偶然找到一些支离破碎的文献记载。”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才从一份《传记文学》的杂志中,才知道了有‘留美幼童’的研究者。”
“距离当时的‘留美幼童’事件,已经过去了有百年之久。”
一百多年以前的华国近代历史。
是华国五千多年以来。
古今中外最大的一次变局。
在面对列强侵略的同时。
当时的大清王朝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自救。
其中自救的方式之一。
便是派遣出一批留学生。
去往国外进行留学和深造。
“这些出国留学的少年,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被送出国外,他们在国外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的障碍。”
“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快速适应了国外的生活,然后,他们又以神奇的姿态,快速成为当时各个学校里成绩优异的学生。”
“他们在国外的档案中,至今还保留着他们当时的各种入学资料,学生照片,还有简历。”
“他们和马克吐温是朋友,见证过当时鹰酱南北战争的英雄,也看到过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
“看见电灯在爱迪生手中诞生。”
“那是十九世纪末,世界的格局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在当时,他们被作为官派的留学生,给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这是一项本应该计划长达有15年的官派留学计划。
最终却在进行到第十年的时候。
因为各种原因。
导致这个计划半途作废。
所有留学的幼童。
都在后来被全部召回国内。
“这些‘留美幼童’全部被迫召回国内以后,他们几乎都经历里从晚清到民果初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在历史的许多大战中,相继阵亡。”
“也有一些人依靠自己当时在国外学习到的知识,给我们当时的国内,带回来了从未有过的铁路,电报,矿山等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