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说个劲爆的消息,赵玉虚迷恋上了一个名声不怎么好的宗门的女子,好像是个邪教。”
“所以你们院长是想让你灭了那个邪教?不会吧,三宗两院里面的两个小天骄内讧,一方棒打鸳鸯,一方形单影只,有意思,我也要去。”
“想什么呢,这赵玉虚手上拿着一页秘籍,事关能否突破八重天的限制,这页纸竹老爷子需要,我于情于理都应该帮这个忙。”
“九重天吗,多另人向往啊!”
“所以,现在可以给我好好说一下赵玉虚这个人吗?”
花照城拿起蜜饯,“这个还用说嘛,你知不知道玉虚两个字的含义,这名字可是归元宗掌教上清真人亲自取的名字,道家那群家伙,称他们的最高神明为玉帝,玉帝住的寝宫叫玉虚,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敢叫这个名字,天下道门修士,怕是分分钟能打上归元宗,让他换个名字。这赵玉虚,年纪不大,二八年华,以前也声名不显,可是今年,他一夜入六重天,以前一直没有修行,只是钻研道法,厚积薄发,只是没想到,这种人物居然还是个小情种,哈哈哈哈,我倒要看看,怎么样的人间绝色,能让小天师动心。”
“那就走吧。”
两人收拾了东西,留下可儿在家,骑着马,奔赴渭州,从陇右到渭州,两日路程,可是两人走走停停,足足花了五日,终于在第五天,到了渭州。找了一家客栈。花照城问道:“你好像并不着急呀。”
“我这个人提倡婚恋自由,不管你是小天师还是邪教门徒,双方看对眼了,这属于王八看绿豆呀,也就没必要横插一脚了。”
“你这顺其自然的风格倒是有点和道家类似。”
兰玉哲说,“不瞒你说,我对道家也有所了解,这五日我时常在想,我对道家文化也算是颇有涉猎,我怎么就没办法一步踏入六重天呢?道家的最高准则就是道法自然。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你说说。”
“道法自然,翻译过来就是老子想干嘛就干嘛,全是自然。最终解释权归老子所有。”
花照城看了看客栈门,发现没有人在附近,才开口:“竹先生应该考虑换个人去,你这样,怕是要挨打。对了,有件事我一直没有问你,按理来说你们书院人才济济,怎么会让你一个小孩去拿回这纸书页呢?况且这纸书页事关重大,他们让你去,没有护送的人,他们放心吗?”
“你懂什么呀?有志不在年高,无为空活百岁。这小天师看了我写的词,那是惊为天人呀。大有以身相许之意,不对,他是男的,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也不对,还没见呢,反正就是他很崇拜我。这书页交给别人,他不放心。”
“臭屁。”
第二天,两人来到崆峒山,归元宗就在山上,归元宗的归元两字,在道家大有来头,主要是指回归元气,即回到事物的本源状态。在道家的世界观中,“元”是起源,一切事物的规律都是由起始点开始生长,到达某个阶段后发展到了顶端,然后衰落回到原始状态,再向上生长,生生不息。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浑化归元”。当人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时,就能进入超常智能状态,达到人天合一,这也是“归元”的一种体现。
崆峒山其实也是道家的影响才命名的,崆峒山被认为是道教圣地,其名称取自道教中的“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
冬日的崆峒山,宛如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卷,渭州的雪来的更早一些,山峰被皑皑白雪覆盖,银装素裹,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山间的松柏在寒风中挺立,傲雪凌霜,展现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倒是也符合那群老道士的审美,两人用山下向上走去。冬天的崆峒山虽然寒冷,但也有点生机,山涧的小溪在冰下流淌,发出清脆的潺潺声,偶尔有几只麻雀飞过,给这静谧的崆峒增加了一丝灵动,当阳光洒在雪地上时光芒四射。登上山巅,俯瞰四周,一片洁白无垠的世界尽收眼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与壮观。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崆峒山给予了两人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安心。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