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多问,先回兖州。”高炅低沉着声音说道。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百官望着眼前的皇帝,只感觉无比的陌生。
平日里极为谦和的小皇帝,今日怎会一反常态,言语之间,如此咄咄逼人?
“退朝。”朝堂这般氛围,根本不是议政之所。
徐礼的一声通报,几十年如一日的早朝结束了。
朝廷,重复着昨天的工作。
百姓,继续着求生的本能。
今日的百官,如同鸟兽散。一个个慌不择路,寻到轿子,飞一般的逃离而去。
唯有一人,与众不同。
闲庭信步,悠然自得,一步三摇,往上阳门外踱步而去。
“老爷,您怎么这般悠闲?”早已候在门外的管家,急忙迎上去。
“不急,有多慢,走多慢。神色悠闲,切不可露出半点慌张。”老爷如此吩咐道。
上阳门外,一顶大轿,一走一停。半个时辰了,还在朱雀街上打磨磨。
“老爷,半个多时辰了,您究竟有何打算?”管家不解地问道。
“侯着。”两个字,吓的管家再也不敢言语了。
约摸过了一刻钟,一年轻的内侍,趋步而来。恭恭敬敬的对轿内之人施礼道:“太尉大人,陛下有请。”
“臣,领旨。”太尉柴寂,打帘出轿,跪受皇命。
“太尉请。”内侍领着柴寂,直至宣政殿外。
柴寂正正了衣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迈开脚步,向殿而去。
“老臣柴寂,参见陛下。”
“舅舅,您来了......”高阳急忙赶到他的面前,将他搀扶了起来。
“计划已经都完成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呢?”高阳扶着他,坐在自己的桌案前,悄声的问道。
“这一番,三大王爷之间,又有了缝隙。这条缝隙,将会是分化他们的关键。”柴寂此刻的双眼,犹如利剑一般锐利。
“舅舅,我们该从谁先动手?”高阳的语气中,难掩激动之情。
“从今天朝堂上来看,高炅应该已经识破了一切。”
“怎么会?”高阳大惊失色的说道。
“他曾经可是谋主,看破这点伎俩,并不奇怪。”柴寂平静的语气,似乎这一切,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那他会不会......”反观高阳的表现,倒是有些惊慌失措。
“绝无可能。”柴寂摇着头,缓缓的说着“你父皇,给你布了一个好局,让他和高潜成了死敌。”
“那北齐那边呢?”
“不好说,这个高湛,心思之深,只怕不在高炅之下。”直到此刻,柴寂的语气中,才出现了一丝凝重。
“不过,陛下今日对高威的封赏,有些过火,老臣恐惹人疑窦啊。”
“朕想着,不如军政大权,都交于他。让他和高羽相争,无论谁输谁赢,最终得利的都将是朕。”
“陛下圣明,老臣不及也。”柴寂心中突然一怔,没想到自己的外甥,已经成长到了这般地步。
“朕还有一事,举棋不定。想请舅舅,拿个主意。”高阳瞬间变了一副,虚心请教的态度。
“陛下心中所想,怕是袁氏吧。”柴寂一语中的,毫不遮遮掩掩。
“朕现在是封赏也不是,不封赏也不行。”高阳的语气,尽显疑惑。
“依老臣所见,袁阁老并不想让爱子,入朝为官。陛下已赐天山雪莲,解了袁冠之毒,这份恩情已是天高地厚。”
“朕明白了。”
“三个月后,西羌将送来上供的牛羊马匹。虽有臣服之意,但陛下,不可大意啊。”
“哼,这群家伙,贼心不死。”高阳难掩怒气的说道。
“陛下不必心急,虎贲军已在掌中。老臣已掌握了,窦骁乳母的下落。”柴寂神神秘秘的说道。
“若是能争取到窦骁,那虎贲尽在掌中啊。”高阳欣喜的说道。
“陛下,一切的计划都要按部就班,切莫心急。有老臣在,陛下定能一展,宏图伟业。”柴寂面露慈爱的对高阳说道。
“一切,便拜托舅舅了。”高阳紧紧握住柴寂的手说道。
宴会开始之前,高炅就曾断言,整个冬日宴会,都是巩固皇权的手段。
如今看来,丝毫不差。
“平儿,直接回兖州,路上不做任何停留。”高炅语气急切的对高平说道。
“义父,你的身体吃的消吗?”高平关切的问道。
“不碍事,赶紧回到兖州。”
“义父,为何如此着急?”马车奔驰的飞快,高炅被颠簸的左摇右晃。高平心有担心,不由得问道。
“今日朝堂之上,皇帝安排意味深长。老夫小看他了,整场冬日宴会,都是精心的布局。”高炅言辞深邃的说道。
“布局?”
“这个小子,绝没有这般心机,定是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此人声色不露,居然能有如此精妙的谋划,令人心惊。”一向沉着冷静的高炅,语气中竟然流露出了一丝惊愕。
这么多年来,义父还是第一次如此。高平心中,便是有无数的疑惑,此刻也只能尽藏心间。
颠簸的马车,疾驰而过。
疑惑的思绪,挥之不去。
相比高炅的快马加鞭,齐王高湛倒是悠然自得。一路走走停停,如同游山玩水一般。
一座山边,他停车驻马,俯瞰风景,想来今日的心情也是极好的。
随行的侍从,忙将随车携带的桌椅布置好。一个小火炉,烹着香茶,着实羡煞旁人。
“那个蠢货到哪了?”他轻轻的吹散热气,神色自若的对唯一的侍卫问道。
“他们的行程,比我们慢一点,预计明天正午前,怎么也到了。”
“做的干净点。”
“信手拈来。”
两人之间,再简单不过的对话,却是让人隐隐的不寒而栗。
山中迷雾,若隐若现。
来来往往,恍若虚幻。
云开雾散之日,水落石出之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