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校尉,不必多礼。”杨倓上前,扶起了施礼的魏良,魏良受宠若惊的同时,内心中对杨倓的恭敬也是越浓了一分。
他是宇文家的部下。
当初在突围前,因为宇文智及的缘故,他带领部下并没有支持杨倓。
但杨倓后来却不计前嫌的救了他一命,最后还没有抛下伤重的他们。
如今又这般亲近待他!
这如何不让他感动与更加恭敬?
“诸位袍泽也快请起。”杨倓又向其余人道。
这让百余位骁果兵心中感动,更是感到荣幸。
这可是大隋亲王,竟是与他们互称袍泽,这是多么的荣幸!
“魏校尉,你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杨倓向着魏良问道。
“自燕王离开后,我们的伤势好的差不多时,便在四天前重新回到了雁门郡……”魏良将这些天发生的事如实说了出来。
原来在四天前,魏良便率领这支队伍按原途回到了雁门郡。
当时恰巧遇到了一支溃逃的突厥小队。
而这支溃逃的突厥小队,便是杨倓之前用计击退的突厥兵。
魏良从这些突厥兵口中得知,隋廷军队已是来到了雁门郡。
于是,魏良率领着这支队伍赶到这条通向雁门的驿道,考虑到隋军一定会北上,魏良也就没有南下,决定留在这片地方。
直到刚才与罗士信相遇,魏良表明身份后,才知道率领隋军北上的人是杨倓,大喜之下,让罗士信带领着他们来见杨倓。
杨倓听完后,叹道:“你们伤势初愈,其实不用再回来。”
如今的隋廷天下,已是分崩离析了,隋廷的很多士卒都会逃跑。
即使是骁果军,在杨广的肆意使用下,也没有当初那么忠诚了。
魏良的这支队伍,完全不用再回来。
魏良听着这句话,大是感动,这是燕王在体恤他们啊,他的神色变得认真起来,“燕王之前不弃我们,我们怎能负燕王?”
“我们知道,燕王必会带领援兵回雁门勤王。”
“因此我们提前返回雁门,虽然兵力薄弱,无法对抗突厥大队人马。”
“但我们能打探情报,与清除突厥探子。”
“在燕王到来前,我们已经将突厥南下的探子一一清除了,一天之内,雁门的突厥不会再有探子返回汇报情报。”
“同时我们也查探到,今晨突厥有一支万人兵马,在一处地点开始布防。”
杨倓闻言大喜。
刚才他还在与张须陀讨论,他们目前需要将突厥南下的探子除掉,让突厥成为“瞎子”,同时还要了解到突厥驻防兵力的具体情况。
如此一来,他们抵达突厥驻防地突袭时,便能一击将突厥的驻防兵力击溃。
现在,他们的难题竟是巧合的被魏良解决了。
“走,随我去查看舆图。”杨倓当即领着魏良,回到了铺在地上的舆图前。
“你刚才说的那支万人兵马,是否在此处布防?”杨倓伸指点在舆图上,张须陀刚才指出的那处突厥驻防地,向着魏良问道。
“正是在此处。”魏良随即又将突厥这支驻防兵马的具体布置,说了出来。
听完这些情报,杨倓更是大喜。
现在他们对突厥的情况尽在掌握,而突厥对他们这支北上的兵马却一无所知。
基本就是胜券在握了!
张须陀也是为之惊喜。
但他马上又冷静下来,说道:“有了这些情报,击溃突厥这支驻防兵马已不成问题。”
“但还有重要的一点。”
杨倓也是冷静下来,接话说道:“没错,我们需要在突厥的援军到达前,将这支兵马击溃。”
“正是如此。”张须陀点头道。
和他之前的推算一样,始毕可汗将兵马调派到他推算的地点驻防了。
这处驻防地在受到攻击时,最多一刻钟就会有援军到来。
一刻钟内,他们想要击溃这支万人驻防兵马,难度不小。
还有重要一点,这支驻防兵马知道援军会很快就赶到,必然抵御之心会顽强很多,他们想要将之击溃,难度也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需要截断突厥的援军。”杨倓认真分析道,“只要截断了这支援军,不仅能让其无法即时驰援那支驻防兵马。”
“也能让突厥的这支驻防兵马误认为大军压境,他们受到了全面攻击,届时士气便会因此一泻千里,快速溃败。”
“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这一仗必胜。”
张须陀叹道:“若要截断突厥援军,便需要绕道去突厥驻防地后方。”
“但去找这条绕道的路,需要时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